时间: 2025-05-07 08:5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5:24
送张教谕
作者: 杨基 〔明代〕
鉴湖五月凉风起,
荷叶荷花香旎旎。
先生到县花正开,
濯足船头弄秋水。
圣朝复兴文武科,
诸生习射更弦歌。
他年大比登髦俊,
应报新昌县里多。
鉴湖的五月,凉风习习,
荷叶和荷花的香气弥漫开来。
老师来到县城,正是花开的时候,
在船头洗脚,嬉戏于秋水之中。
当今圣明的朝代复兴了文武科举,
学子们练习射箭,吟唱着古曲。
明年科举大赛中,你定会脱颖而出,
应当多谢新昌县的培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圣朝复兴文武科”反映了明代重视科举的政策,强调了读书人借助科举改变命运的机会。
作者介绍: 杨基(约1530年-约1600年),明代诗人,字仲明,号白云,浙江新昌人。他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诗人以此诗送别一位教谕,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教育事业的期待。
《送张教谕》是一首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送别诗。全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鉴湖五月的凉风和盛开的荷花,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老师到来的情景,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师者的尊敬。诗中的“濯足船头弄秋水”,不仅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象征着学习和心灵的浸润。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未来的展望,提到“圣朝复兴文武科”,反映出对当时社会政治的认同。通过“习射更弦歌”,诗人勉励学子们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这种对未来的期许在最后一句“应报新昌县里多”中得以升华,表达了对家乡的感恩以及对未来成功的自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活,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希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尊重、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对故乡的感恩,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湖泊?
“濯足”在诗中表示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杨基的《送张教谕》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教育的期待,而王勃则强调了朋友间的情谊与离别的伤感。两首诗都在送别中融入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但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