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4:16
宜秋轩东一株桂,
香叶婆娑拥寒翠。
秋堂夜静风满帘,
时觉幽芳来拂鼻。
清晨曳履访幽独,
一径青苔双户闭。
离离嫩蕊罥虫丝,
蔌蔌轻花落深砌。
麸金泫露浓更密,
苞粟凝珠疏复细。
半粒能含万斛香,
一枝解夺千姝丽。
当年此地竞攀折,
月户云窗敞秋霁。
金樽滟泛绿色酒,
翠袖凉簪宝妆髻。
西风几度人迹绝,
独有幽花能点缀。
村荒地僻霜露繁,
摧折红兰凋紫蕙。
瞥然一见众忧失,
不意孤怀得佳丽。
更深月出拟再来,
明日纷纷嗟满篲。
在宜秋轩的东边有一株桂花树,香气四溢,叶子在寒风中轻舞。秋天的堂屋里静谧,微风轻拂,偶尔能嗅到那幽幽的芳香。清晨我悠然漫步,独自寻幽,沿着青苔铺满的小路走去,双扇门紧闭。嫩嫩的花蕊在虫丝上摇曳,轻轻的花瓣落在深深的台阶上。露水在金色的花瓣上凝聚得更加密集,稀疏的珠子在苞米的穗上闪烁。半粒桂花能散发万斛香气,一枝桂花更能夺人千般的美丽。当年这里曾是人们争相攀折的地方,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秋天的清夜里。金杯里盛着绿色的酒,翠袖轻拂,妆饰华丽。西风吹过,几度人迹已绝,唯有那幽幽的花朵点缀着荒凉的景色。村庄偏僻,霜露繁多,红兰凋零,紫蕙也失去了生机。偶然一瞥间,心中的忧愁消散,没想到孤单的心情却得到了美好的慰藉。待到明月再出时,明天又会满怀惆怅。
杨基(公元1538年-1615年),字汝舟,号宜秋,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尤擅长描写秋天的景色,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
《宜秋轩桂》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秋天的深情向往有关,秋天象征着丰收与成熟,也常常引发人们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此诗通过描绘桂花的美丽和香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孤独、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以桂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诗中的意象丰富,桂花的香气、夜晚的静谧、清晨的幽独,以及西风中的孤独,都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作者通过描绘桂花的细腻特征,表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心的感受。
诗中“香叶婆娑拥寒翠”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桂花树在秋风中摇曳的情景,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接下来的“秋堂夜静风满帘”,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清凉。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此外,诗中的“金樽滟泛绿色酒”描绘了一个雅致的饮酒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而深刻的观察。最后,诗人以“更深月出拟再来,明日纷纷嗟满篲”结束,似乎在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感慨,给人以深思。
诗歌通过描绘桂花的美丽和香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孤独与惆怅的情感。在美的外表下,隐藏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形成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中提到的“宜秋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
B. 一种桂花
C. 一座楼阁
D. 一条小路
诗中“香叶婆娑”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桂花的香气
B. 桂花的叶子在风中摇曳
C. 夜晚的宁静
D. 清晨的露水
诗中提到的“金樽滟泛绿色酒”表现了什么?
A. 酒的颜色
B. 饮酒的氛围
C. 桂花的美丽
D. 秋天的景色
答案:1. C 2. B 3. B
《静夜思》与《宜秋轩桂》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