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3:40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
有山万丈高,有江千里阔。
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
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
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
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
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
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
苍茫兼葭水,中有浔阳路。
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在江州望着通州,仿佛天涯与地的尽头。
高山万丈耸立,宽江千里浩荡。
山间浮云雾气,飞鸟难以穿越。
谁能知道千古的险阻,正是为我们二人设下。
通州你刚到,心中愁苦如同纠结。
江州我正离去,远行不知何时能歇。
道路日渐遥远,音信日渐断绝。
想借风传话,然而地远声音不能达。
生前当再相逢,死后当从此别离。
你在襄阳游玩,我在长安居住。
如今你在通州,而我经过襄阳。
襄阳九里城,楼台与云树相连。
回首这儿稍有依恋,这是你曾游玩的地方。
苍茫的水面上,有条浔阳路。
此去更让人相思,江西少了亲故。
离开故乡的日子已遥远,喜逢之物似人。
我该如何含蓄表达这意,江边静坐思念你。
如同河岳之气,彼此相合方能氤氲。
狂风吹散了两地的愁思,形成孤独的云。
风回总有时,云聚岂会无因。
努力各自珍爱,穷途末路我与你共存。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诗风平易近人,作品广泛流传。他的诗歌多描绘生活、抒发情感,尤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著名。
《寄微之三首》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白居易在其一生中多次迁徙,常常与朋友离别,因而在诗中流露出深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思考。
《寄微之三首》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友情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地理位置,巧妙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与思念之情。开篇以“江州望通州”引入,突显了空间的遥远,紧接着通过高山与江流的对比,更加渲染了离别的苦楚。诗中反复提到的“音信日断绝”,道出了远离对方的无奈与失落。
诗的中段,白居易通过描绘襄阳的美丽景色,唤起了对往昔的回忆,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牵绊。结尾部分,诗人以“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寄托希望,尽管身处异地,但彼此的情感依然存在。整首诗风格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人情诗人的特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对友人思念的抒发,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与生活的无常。诗中蕴含着对美好友谊的追忆与珍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白居易的字是什么?
a) 白乐天
b) 白居易
c) 白香山
d) 白微之
诗中提到的地名“浔阳”指的是哪里?
a) 江西
b) 安徽
c) 湖北
d) 浙江
诗中的“孤云”比喻的是?
a) 友情
b) 孤独
c) 思念
d)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