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1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17:46
原文展示: 青青南陌柳如丝,柳色莺声晚日迟。何处最伤游客思,春风三月落花时。
白话文翻译: 南边的街道上,柳树青翠如丝,柳枝的颜色和黄莺的歌声伴随着夕阳缓缓落下。在春风吹拂的三月,落花时节,哪里最能触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字伯苍,官至宰相,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或任职期间,感受到春天的美景与游子的思乡之情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一个傍晚,作者漫步在南边的街道上,看到柳树青翠,听到黄莺的歌声,感受到春风和落花的时节,触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思乡之情。首句“青青南陌柳如丝”,用“青青”和“如丝”形容柳树的翠绿和柔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次句“柳色莺声晚日迟”,将柳树的颜色、黄莺的歌声和夕阳的缓缓落下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两句“何处最伤游客思,春风三月落花时”,直接点出游子的思乡之情,春风和落花的时节更增添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游子在春天美景中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游子的思乡之情,通过春天的景色和时节,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思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杜甫的《春望》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两首诗都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战乱后的春天景色,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而武元衡的《陌上暮春》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在异乡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