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别崔起居》

时间: 2025-08-09 00:17:17

诗句

三十年前会府同,红颜销尽两成翁。

别泪共将何处洒,锦江南渡足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0:17:17

原文展示: 赠别崔起居 武元衡 〔唐代〕 三十年前会府同,红颜销尽两成翁。 别泪共将何处洒,锦江南渡足春风。

白话文翻译: 三十年前我们在会府相识,如今青春已逝,两人都成了老翁。 离别的泪水将洒向何方?在锦江的南渡口,春风正盛。

注释:

  • 会府:指长安,唐代的首都。
  • 红颜销尽:形容青春不再。
  • 两成翁:两人都变成了老人。
  • 锦江:流经成都的一条河流。
  • 南渡:指渡过锦江向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太子左庶子等职,后因反对宦官专权被杀。武元衡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尤以边塞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在与崔起居分别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中通过对三十年前相识的回忆,以及对青春逝去的感慨,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三十年前与崔起居相识的回忆,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首句“三十年前会府同”,直接点明了时间的跨度,而“红颜销尽两成翁”则形象地描绘了两人从青年到老年的变化。后两句“别泪共将何处洒,锦江南渡足春风”,则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写,抒发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三十年前会府同”,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经历。
  • 次句“红颜销尽两成翁”,用“红颜销尽”形容青春的逝去,“两成翁”则直接点明了两人都已老去。
  • 第三句“别泪共将何处洒”,通过对离别泪水的描写,抒发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 末句“锦江南渡足春风”,通过对锦江南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离别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

修辞手法:

  • 比喻:“红颜销尽”比喻青春的逝去。
  • 拟人:“别泪共将何处洒”中的“共将”赋予了泪水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三十年前会府同,红颜销尽两成翁”中的“三十年前”与“红颜销尽”形成了时间上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三十年前相识的回忆,以及对青春逝去的感慨,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红颜销尽”、“别泪”、“锦江南渡”。
  • 详细解释:“红颜销尽”象征着青春的逝去,“别泪”象征着离别的悲伤,“锦江南渡”象征着离别的场景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会府”指的是哪里? A. 长安 B. 洛阳 C. 成都 D. 南京

  2. “红颜销尽两成翁”中的“红颜销尽”比喻什么? A. 青春的逝去 B. 友情的淡忘 C. 事业的失败 D. 家庭的破裂

  3. 诗中的“锦江南渡”指的是什么? A. 渡过锦江向南 B. 渡过长江向北 C. 渡过黄河向东 D. 渡过淮河向西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祝福。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
  • 杜甫《送友人》:杜甫的送别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三百首优秀诗作,是学习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寄次侄莱仙 鹧鸪天 同人约看玄墓梅花以雨不果返棹云间阻风四日舟中拨闷戏呈吴仲徵广文 鹧鸪天 其一 鹧鸪天 鹧鸪天 国庆节口号 鹧鸪天 鹧鸪天·七夕冥晦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耻谰言 黄字旁的字 万事起头难 口字旁的字 价例 采字头的字 川字旁的字 山囚 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饕兵 辞不达义 釆字旁的字 朝种暮获 鲜眉亮眼 金阁 翻江倒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