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洛阳故城》

时间: 2025-07-26 20:33:43

诗句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

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

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

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33:43

过洛阳故城

作者:崔涂 〔唐代〕

原文展示: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
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
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
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白话文翻译: 三十代的皇朝在这里都曾兴盛过,如今却显得萧条无比。
只剩下一片断墙,看得出往日的辉煌已经消逝,遗留的痕迹也愈加微薄。
小路通往荒废的园林,高大的槐树映衬着遥远的街道。
独自吟唱的人无人问津,只有这清冷的环境伴随着我的哀鸣。


注释:

  • 三十世皇都:指的是洛阳曾经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历经三十个皇朝的更替。
  • 萧条是霸图:形容这里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 片墙看破尽:只剩下一面破墙,暗示历史的破碎与消逝。
  • 遗迹渐应无:历史遗留的痕迹越来越少,映衬出时间的流逝。
  • 野径通荒苑:小路通向荒废的园林,隐喻过去的繁荣已不复存在。
  • 高槐映远衢:高大的槐树映衬着遥远的街道,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 独吟人不问:孤独的人在吟唱,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清冷自呜呜:清冷的环境让吟唱显得更加孤寂,只有风声陪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生平经历多次政治动荡,作品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过洛阳故城》创作于崔涂游历洛阳故城时,眼见昔日繁华的都城如今日渐凋零,触动了他对历史的沉思及对当下的感慨,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国家兴亡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过洛阳故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开头以“皇都”引入,立即勾勒出洛阳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萧条,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片墙看破尽”,诗人不仅描绘出昔日的残余,更引发对历史的沉思,彰显出时间的无情。

接下来的“野径通荒苑”,诗人在描绘景象的同时,也在隐喻着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孤独。随着荒废的园林和高大的槐树,诗人感受到周围的寂静与冷清,情感愈加沉重,仿佛在提醒人们对历史的珍惜。

最后一句“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将个人的情感与环境的冷漠结合在一起。诗人在这片冷清中吟唱,既是对过往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迷茫,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失落。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织中,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三十世皇都:回顾历史,强调洛阳的悠久。
    2. 萧条是霸图:历史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现状令人沮丧。
    3. 片墙看破尽:仅剩的残垣断壁,象征着历史的破碎。
    4. 遗迹渐应无:对比过往的繁华,遗迹的消逝令人惋惜。
    5. 野径通荒苑:小路通往荒凉的园林,暗示时光的流逝。
    6. 高槐映远衢:槐树的映衬,增添了孤独与苍凉的气氛。
    7. 独吟人不问:孤独吟唱,传达出无人与之相问的失落感。
    8. 清冷自呜呜:清冷环境中的吟唱,反映内心的孤寂。
  •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比、象征、拟人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通过景物的描写,诗人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洛阳的历史沧桑,也引发了对人生与时间的深思。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洛阳故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诗人以孤独的吟唱,展现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思。


意象分析:

  • 皇都: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权力的中心。
  • 片墙:代表历史的遗留与破碎,暗示过去的辉煌已成往事。
  • 荒苑:体现出昔日繁华的消逝,传递出一种荒凉感。
  • 高槐: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悠久的历史背景。
  • 独吟:人们的孤独与无奈,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洛阳曾是哪个朝代的皇都?
    A. 汉代
    B. 唐代
    C. 三国
    D. 宋代

  2.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A. 高山
    B. 片墙
    C. 河流
    D. 草原

  3. “清冷自呜呜”中“呜呜”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人声
    C. 鸟鸣
    D. 水声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孤独的情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古迹表达对历史的怀念与感慨。

诗词对比:
崔涂的《过洛阳故城》和白居易的《琵琶行》均涉及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崔涂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城市衰败的感慨,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与叙述,展现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两者虽主题相近,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崔涂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 其二 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 其一 某君生朝抹牡丹为寿 长至次朝 卖书 卖画 卖磬 卖貂 某君见遗石磬 魏文靖公卮贮以梓匣辄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逼不得已 郑重其事 雨字头的字 云愁雨怨 虎头上捉虱子 齲字旁的字 漫溃 通房 令人莫测 竹字头的字 隘慑 刻船求剑 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惩办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