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至後与履常探梅东园三首》

时间: 2025-04-27 18:10:17

诗句

雨涩风酸闷却春,日光初暖倍精神。

天如一面青罗扇,仰看横枝自写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0:17

原文展示:

至后与履常探梅东园三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雨涩风酸闷却春,
日光初暖倍精神。
天如一面青罗扇,
仰看横枝自写真。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季节里,雨水湿润,风寒刺骨,令人感到压抑和闷闷不乐。阳光渐渐变暖,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抬头仰望天空,像是一把青色的扇子,横枝的梅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注释:

字词注释:

  • :湿润,略带粘腻的感觉。
  • :这里形容风寒刺骨的感觉。
  • 日光:阳光,表示天气的变化。
  • 青罗扇:比喻天空的颜色清澈而蔚蓝。
  • 横枝:指梅树的横向枝条,形象地描绘出梅花的姿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梅”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高洁、坚韧,代表着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他的诗歌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见长,尤其在描绘梅花等题材上具有独特的视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探访梅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梅花的美丽,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至后与履常探梅东园三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诗的开头,通过“雨涩风酸”描绘春日的阴郁,表现出初春时节的沉闷与冷清,正是这种压抑的气氛引发了诗人的思考和情感的转变。

随着“日光初暖倍精神”的出现,诗歌的情绪逐渐向上升华。阳光的温暖让诗人感到振奋,仿佛春天的气息在这一刻完全展现出来。诗人独特的比喻“天如一面青罗扇”,不仅展现了天空的广阔和明亮,也传达了一种轻盈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气息在空中轻轻荡漾。

最后一句“仰看横枝自写真”则是对梅花的具体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欢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涩风酸闷却春:春天的雨水湿润而让人感到不适,寒风刺骨,令人感到抑郁。
  2. 日光初暖倍精神:随着阳光逐渐变暖,心情也愈加开朗,生机盎然。
  3. 天如一面青罗扇:天空犹如一把青色的扇子,象征着清新、生机与春天的到来。
  4. 仰看横枝自写真:抬头仰望,看到梅花横枝的姿态,生动而鲜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空比作青罗扇,生动形象,增添了诗的美感。
  • 拟人:通过“仰看”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梅花的美丽,反映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寓意诗人的品质与追求。
  • 春天:代表希望与新生,象征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美好。
  • 天空:象征自由与广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天如一面青罗扇”是用来比喻什么? A. 风
    B. 地面
    C. 天空
    D. 树木

  3. 诗人通过哪些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A. 雨水与寒风
    B. 日光与梅花
    C. 冬雪与寒霜
    D. 秋风与落叶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1.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强调其在寒冬中绽放的坚韧与高洁。
  2. 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春天的雨,展现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感慨,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宿田家 题李别驾壁 送蔡山人 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 哭裴少府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 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 送杨山人归嵩阳 古歌行 赠别晋三处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椎心呕血 包含镌的词语有哪些 冁然而笑 真朋 望衍 贫贱骄人 犬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言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付之逝水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恨穷发极 色字旁的字 泉根 缀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