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6:10
冉冉云 牡丹盛开,招同官小饮,赋此
作者: 卢炳 〔宋代〕
雨洗千红又春晚。留牡丹倚阑初绽。
娇娅姹偏赋精神君看。算费尽工夫点染。
带露天香最清远。太真妃院妆体段。
拼对花满把流霞频劝。怕逐东风零乱。
春天的雨水洗净了万紫千红的花朵,又到了春末时分。刚刚绽放的牡丹依靠在栏杆上,显得格外娇美。你看那娇艳的花儿,仿佛是特意为你而赋予的精神。为了这花儿,费尽心思去点缀。沾着露珠的花香最为清新悠远,仿佛是王嫱(太真妃)所在的院子中妆饰的花朵。面对满园的花儿,我频频劝酒,害怕东风将花瓣吹落,造成一片狼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太真妃”指的是王嫱,她因其美丽而被称为“太真”,常被后人用作美丽女子的象征。诗中提到她的院子,暗指花的妆容如同她一般的迷人。
作者介绍:
卢炳,宋代词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以词风细腻、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正值牡丹盛开的时节,诗人以花喻情,借酒抒怀,表达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同时感叹时间的流逝与花事的短暂。
这首《冉冉云》以牡丹花为主线,描绘了春末时节盛开的牡丹,既有清新的自然气息,又渗透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诗中“雨洗千红又春晚”,将春天的雨与花卉的娇艳相结合,营造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留牡丹倚阑初绽”,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花朵刚刚绽放的生机与活力。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牡丹的赞美,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算费尽工夫点染”,表达了为了这美丽花朵所付出的心血,既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也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整首诗在优美的韵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莫让美好随风而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描写,使得牡丹花仿佛有了灵性,赋予了情感。诗中“雨洗千红”与“带露天香”展现了自然之美,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花中之王”,不仅代表着财富与繁荣,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及的“太真妃”,则增强了诗的文化深度,展示了美与爱情的永恒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太真妃”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嫱
B. 西施
C. 王昭君
“雨洗千红又春晚”中,“春晚”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开始
C. 春天的繁盛
诗人担心什么会导致花瓣零乱?
A. 冷风
B. 东风
C. 暴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冉冉云》与《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冉冉云》更侧重于花的细腻与生动,而《春望》则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社会现实。两者在主题与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怀。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中包含了大量经典诗词,适合深入学习与理解中国古典诗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