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3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3:52
送乔广下第归淮南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遥想长淮尽,荒堤楚路斜。
戍旌标白浪,罟网入青葭。
啼鸟仍临水,愁人更见花。
东堂一枝在,为子惜年华。
我遥想那长淮水流到尽头,荒凉的堤岸上,楚地的道路斜斜延伸。
边防的旌旗在白浪中飘扬,渔网则在青葭丛中铺展开。
啼叫的鸟儿依旧在水边停留,愁苦的人却在花前更显忧伤。
东堂上那一枝花尚在,为了你我惋惜这流逝的年华。
本诗没有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更多的是表达作者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和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司空曙(约公元770年-约公元840年),字子云,号逸人,唐代诗人,生于湖北,曾任职于朝廷,后辞官归隐。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意境幽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乔广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身处唐朝的社会,科举制兴盛,许多知识分子如乔广在经历了下第(科举考试未中)后,面临生活的困境,诗中流露出对友人未来的担忧与祝福。
《送乔广下第归淮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象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世事的无奈。首句“遥想长淮尽”以自然景观引出思绪,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恋。接下来的景象描写,既有戍楼的旌旗,也有渔网,在描绘边疆风光的同时,营造出一种苍凉与孤独的氛围。紧接着“啼鸟仍临水,愁人更见花”,一方面通过鸟儿的啼鸣,反映自然的生机,另一方面“愁人”这一意象则揭示了人间的愁苦与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人情的复杂。
最后一句“东堂一枝在,为子惜年华”则是对友人的深切祝福,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珍惜与惋惜,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友谊的珍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惋惜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和对流逝岁月的珍惜。
诗中“遥想长淮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友人的依恋
C. 对自然的赞美
“啼鸟仍临水,愁人更见花”中的“愁人”意指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对友人的思念
C. 生命的无常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惜年华”,它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友人的未来
B. 自然的美好
C. 流逝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