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安旅宿》

时间: 2025-07-26 20:19:03

诗句

九秋旅夜长,万感何时歇。

蕙花渐寒暮,心事犹楚越。

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阙。

每闻长乐钟,载泣灵台月。

明旦北门外,归途堪白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19:03

原文展示

长安旅宿
作者:钱起 〔唐代〕
九秋旅夜长,万感何时歇。
蕙花渐寒暮,心事犹楚越。
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阙。
每闻长乐钟,载泣灵台月。
明旦北门外,归途堪白发。

白话文翻译

在这漫长的九月秋夜里,我的旅行感慨无数,何时才能歇息呢?蕙兰花在渐渐寒冷的黄昏中凋零,而我心中的愁苦仍如楚越之地那般深重。屈身于这纷扰的世道,步履却仿佛隔着天阙。每当听到长乐的钟声,泪水便如灵台的明月般倾泻而下。明天早晨在北门外,归途的路上,我的头发已然白了。

注释

  • 九秋:指农历九月,秋季。
  • 万感:形容心中感慨万千。
  • 蕙花:一种香草,象征高洁。
  • 楚越:指古代的楚国和越国,常用以表达复杂的情感。
  • 邅世道:屈身于世俗的道路。
  • 咫步:形容距离很近,实际却有很大隔阂。
  • 长乐钟:长乐宫的钟声,象征时间流逝。
  • 灵台月:灵台是道教用语,象征心灵的明月。
  • 白发:象征年老,归途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明,号东皋,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730年,卒年不详。早年曾在长安求仕,后隐居于南方。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长安旅宿》创作于唐代,诗人旅居异乡,借秋夜的寂寥与旅程的孤独表达内心的感伤与思乡之情。诗的背景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长安旅宿》是一首充满感慨的旅途诗。诗中,诗人以“九秋旅夜长”开篇,描绘了漫长的旅夜,立刻引发人们的共鸣,感受到孤独与思念。接着,诗人通过“万感何时歇”表达内心的烦恼与压抑,正如蕙花在寒秋中渐渐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与无奈。接下来,“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阙”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逃避之情,表明了他身心的疲惫与困惑。

“每闻长乐钟”中的钟声,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无奈,令人不禁联想到“载泣灵台月”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失落。而最后一句“明旦北门外,归途堪白发”则是对未来的无情提醒,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与惆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致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和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秋旅夜长:描绘了秋季漫长的夜晚,暗示着孤独的旅途。
  2. 万感何时歇:表达心中情感的复杂和纷乱,渴望解脱。
  3. 蕙花渐寒暮:用蕙花的凋零象征岁月的无情与美好的逝去。
  4. 心事犹楚越:形容内心的烦恼与忧愁,难以释怀。
  5. 直躬邅世道:屈身于世俗的纷扰,表明对现实的不满。
  6. 咫步隔天阙:虽然身处近旁,却感受到巨大的隔阂与无奈。
  7. 每闻长乐钟:长乐宫的钟声唤醒内心的痛楚与思念。
  8. 载泣灵台月:泪水如明月般倾泻,象征悲伤的情感。
  9. 明旦北门外:暗示明日的归途,带着对未来的忧虑。
  10. 归途堪白发:感叹岁月流逝,回家的路上满是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蕙花渐寒暮”比喻自身的衰老与无奈。
  • 对仗:如“每闻长乐钟,载泣灵台月”,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长乐钟、灵台月等意象象征着时间流逝与内心的悲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孤独的感慨,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对人生的感伤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长安:象征着繁华与归属的渴望。
  • 蕙花: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情感。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对过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秋”是什么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诗人提到的“长乐钟”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时间流逝
    • C. 家乡
    • D. 财富
  3. 诗中“蕙花渐寒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希望
    • D. 愤怒

答案

  1. C. 秋季
  2. B. 时间流逝
  3.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长安旅宿》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前者侧重于内心的感伤和对人生的思考,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唐代诗人传》

相关查询

王彦博徐审知频来问疾口占示之 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 其一 雪中用俞克晦丈公择唱酬之韵呈克晦 读介庵集题其上 严山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怀明叔 谢知县丈相率汎舟且访寓舍并呈子畅兄 因书寄黄子耕六言三首 用前韵呈硕父昆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说开头的成语 纳税义务人 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疯癫院 尸字头的字 攴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率马以骥 官轻势微 包含褚的词语有哪些 甜物 酉字旁的字 古来今往 解衣槃磅 靡衣媮食 好为虚势 驹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