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考功杨员外见赠佳句(黄卷读来今已老白头受屈不曾言)》

时间: 2025-05-07 06:16:51

诗句

上林谏猎知才薄,尺组承恩愧命牵。

潢潦难滋沧海润,

萤光空尽太阳前。

虚名滥接登龙士,野性宁忘种黍田。

相国无私人守朴,何辞老去上皇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6:51

原文展示:

酬考功杨员外见赠佳句
上林谏猎知才薄,
尺组承恩愧命牵。
潢潦难滋沧海润,
萤光空尽太阳前。
虚名滥接登龙士,
野性宁忘种黍田。
相国无私人守朴,
何辞老去上皇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上林苑里谏言猎游时,我知道自己的才能很薄弱,承受了尺组的恩惠,心中惭愧。潢水和沥青难以滋润广阔的海洋,萤火虫的微光在太阳面前显得多么渺小。虚名容易滥竽充数登上龙门,而我却宁愿忘却田野里的杂事。相国身边没有私人的守护,他为何要辞退岁月的流逝呢?

注释:

  • 上林:上林苑,汉代皇家狩猎场所,象征权贵。
  • 谏猎:谏言猎游,指对皇帝狩猎的劝谏。
  • 尺组:指代小的恩惠。
  • 潢潦:潢水和沥青,象征细小的水流。
  • 登龙士:比喻有名望的人。
  • 相国:指宰相,权力地位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诗风清新见长。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为了回应杨员外的赠诗而作,表达了对自己的谦逊和对权贵世界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诗人开头提到自己在权贵场合的无奈,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省和对他人恩惠的愧疚。在描绘潢水与沧海的对比时,诗人体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力,仿佛在诉说着即使身处权贵之中,内心的平静与安逸总是难以获取。

接着,诗人对虚名的批判,突显了名利场的浮华与虚伪,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提到相国无私,反映了诗人对世俗权力的冷淡态度,揭示了即使身处高位,也难以逃避老去的命运。这种对时光的感慨,与对名利的看淡,使整首诗既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又充满了对人生的不屈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林谏猎知才薄:在上林苑谏言猎游,意识到自己的才能微薄。
  2. 尺组承恩愧命牵:接受小小的恩惠,心中感到惭愧。
  3. 潢潦难滋沧海润:细小的水流难以滋润广阔的海洋,象征自己的微不足道。
  4. 萤光空尽太阳前:萤火虫的微光在太阳面前显得渺小。
  5. 虚名滥接登龙士:虚名容易混入名士之中。
  6. 野性宁忘种黍田:宁愿忘却田野的杂事,追求更高的理想。
  7. 相国无私人守朴:宰相身边无私人守护,表明权力的孤独。
  8. 何辞老去上皇年:为何要因老去而感到不满,反思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潢水与沧海的对比,体现了自我渺小。
  • 比喻:萤光象征微弱的成就,太阳象征权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己有限才能的自审,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纯朴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上林:象征权贵与权力。
  • 潢水、沧海:象征微小与伟大。
  • 萤光:象征渺小的成就。
  • 黍田:象征勤劳与朴实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上林”指代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皇家狩猎场
    C. 田野
    D. 河流

  2. “潢潦难滋沧海润”表达了什么含义? A. 自己的才能微薄
    B. 水流的速度快
    C. 大海的浩瀚
    D. 生活的美好

  3. 诗人在诗中如何看待虚名? A. 崇拜
    B. 讽刺
    C. 渴望
    D. 忽视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比较钱起与杜甫的作品,杜甫的诗多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更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而钱起则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生查子 生查子 其一 钏 生查子 生查子·题少梅画册 生查子 生查子 腊梅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生查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逸群絶伦 七青八黄 东来西去 皿字底的字 包含襄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扭捏作态 尸字头的字 明珠出老蚌 皮室军 龍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津腻 声开头的成语 绳板 能言会道 同归殊涂 包含露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