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4:28
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
潢污三径绝,砧杵四邻稀。
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
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
苦苦的雨水滴落在青砖铺成的小路上,秋风让人感到一丝寒意,仿佛穿上了葛衣。小路因泥泞而无法通行,周围邻里也稀少,几乎听不到捣衣声。与其说这让我隐居在深山,不如说我不愿随湘江的燕子去飞。看到你我感到惭愧,虽然我已折了角巾,但依然愿意问询你的高洁志向。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明,号东皋,苏州人。他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咏物、咏怀为主。其诗常表现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酬刘员外雨中见寄》创作于唐代,诗人写这首诗时可能正值秋季,面临连绵的雨水和隐居的生活状态。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雨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以“苦雨滴兰砌”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沉闷、湿冷的氛围,表现了秋雨的苦涩。接着,诗人用“秋风生葛衣”形象地描绘了寒意袭来的感觉,葛衣的提及也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人们内心的柔弱。诗的中段转向描绘生活的寂寞,三条小径因雨水而断,邻里之间的热闹变得稀少,砧杵声几乎听不见,这样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孤寂和人际关系的疏离。
而后两句“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则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选择与坚持,诗人不愿随燕子离去,反而选择在此静待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则带有一丝自谦与感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外在环境引发内心思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闭环,展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敬重,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中“苦雨滴兰砌”表现了怎样的环境?
诗人选择隐居而不随“湘燕飞”,反映了他对什么的追求?
“惭君角巾折”的意思是?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较,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酬刘员外雨中见寄》更强调了生活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情感,而《鹿柴》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此外,王维的诗中多用自然景象来传达情感,而钱起则通过内心的反思和对环境的感受来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