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0:45
木末北山烟冉冉,
草根南涧水泠泠。
缲成白雪桑重绿,
割尽黄云稻正青。
在北山的树梢,烟雾轻轻升起;
南涧的水流淙淙,带着青草的根。
白雪似的桑叶茂盛而深绿,
稻田割尽了黄云,正是青翠的季节。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了农村的生机与希望。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倡导变法,著有《唐诗三百首》等,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
《木末》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中的低潮期,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对农田丰收的期盼,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心与思考。
《木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山的烟雾和南涧的流水,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象。诗的开篇便以“木末北山烟冉冉”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清新而淡雅的世界,烟雾缭绕,仿佛是一幅水墨画。接下来的“草根南涧水泠泠”,则通过声韵的描写,增强了诗的动感与节奏感。
整首诗通过“缲成白雪桑重绿”和“割尽黄云稻正青”两句,展现了丰收的喜悦。白雪与重绿的对比,象征着自然的复苏与生机,稻子的成熟更是农民辛勤耕作的成果。王安石在此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传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体现了他对大自然与农村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王安石对生命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期盼,反映了他对社会安定与农民生活的关心。
“木末北山烟冉冉”中的“冉冉”是什么意思?
诗中“缲成白雪桑重绿”描绘了什么意象?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