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9:24
翰墨随谈啸,风流在弟兄。
浮名同逆旅,壮志负平生。
使节何年去,丧车故老迎。
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铭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哀悼。诗中提到书法与谈天说地的风流,表现出文人间的交往与情谊。即使名声如同旅途中的浮云,壮志却被现实所压制。诗人感叹使者何时才能离去,长辈们已在迎接丧车,表现出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最后一句描绘了京口外的落日,照亮了迎接的旌旗,给人一种悲凉的美感。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他主张变法,推行新政,重视经济改革与教育,文学上风格清新,善于用典。
这首诗是在王安石挽悼一位朋友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友人风采的回忆,以及对壮志未酬的叹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哀伤。
王安石的《苏才翁挽辞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与哀痛。开篇以“翰墨随谈啸”引入,既展现了友人的才华,又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接着,诗人感慨“浮名同逆旅”,将名声与人生的旅途相提并论,显示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理想的追求。
“壮志负平生”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他的壮志未能实现,似乎被现实所压制。接下来,“使节何年去,丧车故老迎”,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最后一句“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铭旌”,将场景推向落日的余晖,给人一种沉重的美感,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悟,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基调。
“翰墨随谈啸”中的“翰墨”指什么?
A. 书法
B. 画画
C. 音乐
“浮名同逆旅”中“浮名”指的是?
A. 名声
B. 财富
C. 朋友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哀痛
C. 愤怒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王安石的挽辞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更强调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豪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豪放,后者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