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3:2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3:29:19
二月十八日过邑有感二首
作者: 陈著
说著时难心自寒,
斜阳焦土更无边。
故家空梦莺花地,
残户不成蚕麦天。
造物未应终绝物,
今年莫省是何年。
郁攸独免侵乡校,
也向斯文要结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的忧伤。诗人说,眼下的时局让人心寒,夕阳下的焦土无边无际,仿佛一片荒凉。故乡的美好记忆在梦中闪现,然而现实中已是残破不堪,无法丰收。造物主似乎不应绝对地抛弃万物,今年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年头?虽然郁攸(他乡)没有被乡校侵扰,但我仍希望能够与文雅之事结下缘分。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诗歌见长,常表达对社会和家庭的忧虑。其作品多反映生活困境与人情冷暖,风格沉郁。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社会动荡之际,诗人游历他乡,感受到故乡的荒凉与个人的失落,内心感慨良多,因而作此诗以抒发情感。
《二月十八日过邑有感二首》是一首充满了对故乡思念与对现实感慨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夕阳、焦土和故乡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说著时难心自寒”,直接点出诗人对当下社会的失望与悲伤。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回忆起故乡的美好,描绘“莺花地”的景象,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突显出故乡的破败与梦境中的美好。后面的“造物未应终绝物”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尽管现实残酷,依然不愿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也向斯文要结缘”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望,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环境艰难,仍希望能够通过文雅的事物来获得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能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感慨、对故乡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思考和对文化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时难”指的是?
“故家空梦莺花地”中“莺花地”象征什么?
“造物未应终绝物”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