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1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16:35
原文展示:
送李倍巡官归永乐旧居 薛能 〔唐代〕
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 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 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 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
白话文翻译:
我羡慕你回到五峰前的家,那里常常能看到星河,仿佛真的能见到仙人。 麦田在夏天枯萎变成了荒地,枣树枝在秋天变红,接近高高的天空。 山泉供小牛饮用,流水多变,村里的酒经过蚕茧酿造,味道令人怜爱。 我们曾约定在道观中终老,在步虚声中寄托闲适的睡眠。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著称,风格多变,涉及边塞、田园、抒情等多种题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羡慕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薛能送别友人李倍巡官归乡时的作品,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对道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羡慕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归乡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中“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羡慕,以及对五峰山神秘美丽的想象。“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则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的变迁和自然的壮美。“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进一步以山泉和村酒为媒介,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深情。最后两句“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则寄托了诗人对道观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羡慕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观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道观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羡君归去五峰前”中的“五峰”指的是什么? A. 五座山峰 B. 五峰山 C. 五峰山的一个地方 D. 五峰山的仙境 答案:B
诗中“往往星河实见仙”中的“星河”指的是什么? A. 银河 B. 星辰 C. 星光 D. 星宿 答案:A
诗中“麦垄夏枯成废地”中的“麦垄”指的是什么? A. 麦田的田埂 B. 麦田的麦穗 C. 麦田的麦秆 D. 麦田的麦粒 答案:A
诗中“枣枝秋赤近高天”中的“枣枝”指的是什么? A. 枣树的枝条 B. 枣树的果实 C. 枣树的叶子 D. 枣树的根 答案:A
诗中“山泉饮犊流多变”中的“山泉”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泉水 B. 山中的河流 C. 山中的湖泊 D. 山中的瀑布 答案:A
诗中“村酒经蚕味可怜”中的“村酒”指的是什么? A. 村中酿造的酒 B. 村中的水 C. 村中的食物 D. 村中的饮料 答案:A
诗中“曾约道门终老住”中的“道门”指的是什么? A. 道观 B. 道士 C. 道教 D. 道家 答案:A
诗中“步虚声里寄闲眠”中的“步虚声”指的是什么? A. 道观中诵经的声音 B. 道观中的音乐 C. 道观中的歌声 D. 道观中的钟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