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招徐宗偃画松石》

时间: 2025-05-03 23:34:02

诗句

咫尺云山便出尘,我生长日自因循。

凭君画取江南胜,留向东斋伴老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02

原文展示:

咫尺云山便出尘,我生长日自因循。
凭君画取江南胜,留向东斋伴老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距离云山只在咫尺之间,便已超脱尘世。我在这世间生活,日复一日,随意而行。希望你能将江南的美景画下来,留给我,在东斋陪伴我这个老者。

注释:

  • 咫尺:指非常近的距离,通常形容距离很短。
  • 云山:指云雾缭绕的山,象征着高远、超脱。
  • 出尘:超脱尘世,离开世俗的纷扰。
  • 因循:指随意而行,没有特别的计划或目标。
  • 凭君:托付于你,依赖于你。
  • 画取:画出或描绘。
  • 江南胜:指江南的美丽风景。
  • 东斋:指作者的居所,可能是他位于东方的书房或斋室。
  • 伴老身:陪伴我这个老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云山”象征着理想和远方,表现出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而“江南胜”则是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江南地区以其水乡风情和秀丽山水而著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祜(约840-900年),字子容,唐代诗人,生于唐宪宗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表现出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反映出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意蕴深厚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开篇“咫尺云山便出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尽管身处凡尘,心中却向往云山的清幽。接着“我生长日自因循”则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表明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随遇而安的心态。

在后两句中,诗人将自己的愿望寄托给画家,希望他能够描绘江南的美丽风景,并留给自己以陪伴。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是诗人对友谊和人际关系的珍视。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完整,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咫尺云山便出尘”:诗人虽身在尘世,但心灵早已向往高远之境。
    • “我生长日自因循”: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随意而过,不拘一格。
    • “凭君画取江南胜”:向朋友请求,愿意以画作纪念美好的江南风景。
    • “留向东斋伴老身”:希望这幅画作能够陪伴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山”作为理想和超脱的象征。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形成了和谐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洒脱态度,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深思和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 云山:象征理想与超脱,代表了诗人向往的境界。
  • 江南:代表自然美景,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象征诗人的归属感和情感寄托。
  • 东斋:作为诗人的居所,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咫尺云山”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生活的无奈
    • B. 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 C. 对江南风景的向往
  2. “我生长日自因循”中的“因循”是什么意思?

    • A. 追求
    • B. 随意而过
    • C. 计划
  3. 诗中提到的“东斋”指的是:

    • A. 朋友的住处
    • B. 诗人的书房
    • C. 江南的风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宁静,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考,而张祜的《招徐宗偃画松石》则表现出对友人的期望与对美好的追求,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张祜的生平及作品分析相关研究文章。

相关查询

秋燕 秋夜有感 城东晚眺 春暮过荥泽山下 晓行 宁城除夕二首 其二 宁城除夕二首 其一 拟游北山海蝉宫道经西水寨夜宿 挽徐泰初 其三 挽徐泰初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兀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增剧 象轩 叨沓 听结尾的成语 四字头的字 侈纵偷苟 顽拙 包含哝的词语有哪些 打家截舍 旡字旁的字 中郎有女 锦囊佳制 长年三老 言字旁的字 孜孜不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