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9:00
隘寺鼓钟透,殊庭瑞庆垂。
上清唐塑像,正一汉遗师。
经录青城派,楼台紫极基。
尧天跻寿域,羽佩有威仪。
这首诗描绘了江州天庆观的宁静与庄重。寺院的钟声透过狭窄的山谷传来,特别的庭院中瑞气环绕,庆祝的气氛弥漫。这里有唐朝的上清派塑像,正一派的师傅们遗留下的痕迹。这里的经典记录了青城派的教义,楼台与紫极的基石相连。尧天的盛世已经触及了长寿的境域,神仙的羽衣和佩饰显得威严而庄重。
董嗣杲(公元960年-1032年),字仲明,自号少卿,山西人。作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道教信徒,他的诗作多反映道教文化及其对自然的崇敬。董嗣杲的作品中常融入道教思想,风格清新典雅。
《题江州天庆观》写于董嗣杲游览江州天庆观时,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的赞美与敬仰,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道教受到广泛关注,许多文人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首《题江州天庆观》表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展现了道教的清幽与神圣。开头两句通过“隘寺鼓钟透”和“殊庭瑞庆垂”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祥和氛围,钟声与瑞气交织,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的两句提到唐代的塑像及汉代的师承,表明了道教的历史深厚与传承的连续性,体现了诗人对道教历史的敬重。最后两句通过“尧天跻寿域”和“羽佩有威仪”将道教的理想境界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教义的认同。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现了一个士人对心灵寄托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道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与理想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教义的认同,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诗中提到的“青城派”是指什么?
A. 一种饮食文化
B. 道教的一个流派
C. 一种军事力量
“尧天”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难以实现的理想
B. 太平盛世
C. 个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