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1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12:11
曲水亭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竹色松阴翠浪浮,
春风吹落涧声幽。
古亭当路空凉透,
溪水循盘散漫流。
茧纸叙诗年几换,
羽觞传酒禊重修。
晴岚四掩鸣琴杳,
如在稽山道上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场景:竹林的绿色与松树的阴影交相辉映,春风轻拂,山涧的水声悠远动听。古老的亭子坐落在路旁,显得清凉而空旷,溪水沿着曲折的河道缓缓流淌。诗人用茧纸记录着诗歌,岁月更替,诗句不断流传;酒杯在手,重温着节日的欢愉。晴朗的山岚笼罩着四周,琴声渺渺,仿佛置身于稽山的游乐之中。
董嗣杲(约1040—约1098),字景升,号若水,宋代诗人,生于江苏常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注重表现内心的情感与自然的融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曲水亭》创作于春日游玩的情境中,诗人在自然景观中感悟人生,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曲水亭是一个聚会饮酒、吟诗作乐的场所,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曲水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日的宁静与优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以“竹色松阴”描绘出诗人所处的环境,竹子与松树的结合,既有生机又显得幽静,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接着,春风轻拂,涧水潺潺,音响回荡在山间,使整个场景更显活泼与生动。
古亭的“空凉透”更是增添了诗人的孤独与思索,古亭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之后提到“茧纸叙诗年几换”,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岁月如歌,诗句因而流传。饮酒的场景则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聚会时的欢愉,表现了诗人对友谊和生活的珍视。
最后两句“晴岚四掩鸣琴杳,如在稽山道上游”,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观再次融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首诗以春日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的“竹色松阴”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中“茧纸叙诗年几换”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晴岚四掩鸣琴杳”中的“鸣琴杳”意指: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曲水亭》这首诗,感受其中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