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烟霞洞》

时间: 2025-04-26 03:39:14

诗句

万色无如叠翠何,何僧镌像屹嵯峨。

山屏晴掩牌门杳,风钥阴封梵屋多。

象落鼻形悬洞右,佛垂手迹寄岩阿。

灯辉金碧琉璃碗,暗掩僧房络薜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4

原文展示:

万色无如叠翠何,何僧镌像屹嵯峨。
山屏晴掩牌门杳,风钥阴封梵屋多。
象落鼻形悬洞右,佛垂手迹寄岩阿。
灯辉金碧琉璃碗,暗掩僧房络薜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水景象,万千色彩中,没有什么能比这重叠的翠绿更加迷人。何僧在高峻的山崖上雕刻了佛像,显得格外巍峨。山的屏障在晴空中掩映着牌坊,显得幽深而遥远。风和钥匙都似乎封闭着这阴暗的梵音屋,里面隐藏着许多秘密。象鼻似的岩石悬挂在洞口的右侧,佛手的印迹寄托在山岩之间。灯光照耀着金碧辉煌的琉璃碗,暗处的僧房被青藤掩映,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注释:

  • 叠翠:叠加的绿色,形容山色苍翠。
  • 何僧:指的是某位僧人,具体不详。
  • 镌像:雕刻的佛像。
  • 嵯峨:形容山势高耸。
  • 牌门:古代寺庙的门。
  • 梵屋:佛教僧舍。
  • 象落鼻形:象鼻形的岩石。
  • 垂手迹:佛手的印迹。
  • 灯辉:灯光的辉映。
  • 琉璃碗:一种用琉璃制成的碗,象征华丽。
  • 络薜萝:缠绕的薜荔,形容植物的生长状态。

典故解析:

  • 佛教元素:诗中提到的“佛”和“僧”反映了佛教文化在宋代的影响。
  • 山水诗传统:这首诗延续了中国山水诗的传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一种宁静与和谐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1080年-1150年),字仲明,号崇甫,北宋时期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烟霞洞》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烟霞美景,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烟霞洞》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水与佛教文化的和谐共存。诗中“万色无如叠翠何”一句,开篇即引人入胜,展现出一种层次丰富的绿意,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与美感。接下来的“何僧镌像屹嵯峨”,不仅描绘了高耸的佛像,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僧人的佛像在山间屹立,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

“山屏晴掩牌门杳”一句,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清幽的世外桃源。而“风钥阴封梵屋多”则加深了这种神秘感,似乎暗示着人们在追求精神寄托时,常常要面对自然的封闭与内心的探索。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佛教的庄严,又有自然的灵动,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色无如叠翠何:在万千色彩中,重叠的翠绿是最为美丽的。
  2. 何僧镌像屹嵯峨:某位僧人雕刻的佛像高耸入云。
  3. 山屏晴掩牌门杳:山的屏障在晴天里掩映着牌坊,显得遥远而神秘。
  4. 风钥阴封梵屋多:风和钥匙似乎封闭了阴暗的佛教僧舍。
  5. 象落鼻形悬洞右:象鼻形的岩石悬挂在洞的右侧。
  6. 佛垂手迹寄岩阿:佛的手印寄留在岩石的角落。
  7. 灯辉金碧琉璃碗:灯光照耀着金色和碧色的琉璃碗。
  8. 暗掩僧房络薜萝:暗处的僧房被青藤缠绕,形成了一个隐秘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佛教元素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意象。
  • 对仗:如“灯辉金碧琉璃碗”“暗掩僧房络薜萝”,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使自然元素(如风、钥匙)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佛教文化的思考。诗人在描绘山水之美的同时,传达出一种寻求内心宁静与安详的思想。

意象分析:

  • 叠翠: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美丽,寓意着繁荣与希望。
  • 佛像:象征精神的寄托与信仰的坚定。
  • 山屏:代表着自然的屏障,隐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 灯辉:象征光明与希望,照亮了僧人的修行之路。
  • 络薜萝: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与隐秘,暗示了生命的交织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色无如叠翠何”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万物的失望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人类的批判
  2. “何僧镌像屹嵯峨”中的“镌像”指的是什么?

    • A. 雕刻的佛像
    • B. 自然景观
    • C. 僧人的肖像
  3. 诗中提到的“风钥”暗示了什么?

    • A. 自然的变迁
    • B. 封闭与神秘
    • C. 生命的流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董嗣杲的《烟霞洞》更注重佛教元素的融入,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观表现内心的宁静。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主题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
  3.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下·蜀先主 孟子·为贫而仕 咏史上·左承祖 野步十首 咏史上·武帝 咏史上·韩信三首 送江西曾雪笠歌 咏史 古田女 其二 咏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蝶装 丧魂失魄 皮字旁的字 总和生育率 而字旁的字 忘怀得失 西字头的字 包含葸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巧偷豪夺 行凶 利欲熏心 人字头的字 包含茧的词语有哪些 湿肉伴干柴 探虎穴 铢累寸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