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1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18:02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渡鬼门关。
若将九折回车看,倦鸟何年可得还。
我从海陵来到海安,路途就像要渡过鬼门关一样清晰。
如果你从九折回车的视角去看,疲倦的鸟儿何年才能返回?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子华,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因坚决抵抗元朝侵略而被称为“忠臣”。他的诗词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坚持。
这首诗作于文天祥被俘后,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身处艰境的无奈与绝望。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的诗中渗透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理想的追寻。
《发海陵》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困境的反思。开篇以“自海陵来向海安”直接点出作者的旅途,接着又以“分明如渡鬼门关”形象地描绘出旅途的艰辛与危险,犹如在生死的边缘徘徊。
在诗的后半部分,文天祥用“九折回车”形容道路的曲折与艰难,暗示了他在旅途中的疲惫与心力交瘁。而“倦鸟何年可得还”则更进一步地表达出他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似乎在问自己,何时才能回到那熟悉的故土。全诗语言简练,意象深刻,渗透着浓厚的思乡情感,体现了文天祥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惦念。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道路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追寻,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自由的渴望。
文天祥的“自海陵来向海安”意指什么?
A. 旅行的开始
B. 归乡的渴望
C. 逃避现实
诗中的“鬼门关”象征是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旅途的艰难
C. 生死的边缘
“倦鸟何年可得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归乡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