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3:45
琐窗寒 其二 雪后再过二泉师宅,示蘋湘
作者:冯煦 〔清代〕
霁雪生寒,瘦筇招我,去寻陈迹。
归潮自碧,送尽何郎词笔。
倚东阑留取断云,酒边独自横怨笛。
记重门款后,梅阴携手,夜来初积。
相逢更苦,问葛帔栖风,有谁追惜。
庭荒墅冷,负了当时游历。
耿无言古萝自春,旧题败壁蛛网蚀。
算匆匆莫付哀弹,百岁如过翼。
雪后初晴,寒气袭人,瘦弱的竹杖引我去寻访旧时的痕迹。
潮水回归,清澈如碧,送走了那位才子留下的诗篇。
我倚在东边的栏杆上,留住那断断续续的云彩,酒杯边独自怨念着笛声。
记得在重门之后,我们曾在梅花阴影下携手,昨夜的雪初积。
相逢时更加苦涩,问那葛帔下的栖息之风,谁又在追忆往昔?
庭院荒凉,别墅冷清,负担着当时游玩的记忆。
古老的藤萝在春天中无言,旧日题字的墙壁上蛛网渐生。
算了,匆匆忙忙不要沉溺于哀伤,百年如飞逝而过。
冯煦,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秋山,晚号紫山,曾任职于官府,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擅长描写山水风光。
本诗创作于雪后,诗人回访旧时友人居所,感慨往昔,抒发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琐窗寒 其二》通过对雪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和友人情谊的深切怀念。开篇以“霁雪生寒”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瘦筇的形象不仅代表了诗人的行走,也象征着他对旧事物的追寻与珍惜。诗中“倚东阑留取断云”一联,表现出诗人对景物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情感的深刻体悟,横怨笛声暗示着孤独的情绪。
诗中的“重门款后,梅阴携手”描绘出与友人曾经携手共度的温馨时光,而“相逢更苦”则突出了时光荏苒、人生无常的痛苦。接下来的“庭荒墅冷”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与无奈。结尾处,诗人以“百岁如过翼”道出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令人感受到深沉的哲理思考与情感共鸣。
霁雪生寒,瘦筇招我,去寻陈迹。
雪后天气晴冷,瘦竹杖引我去探寻曾经的踪迹。
归潮自碧,送尽何郎词笔。
潮水归来如碧,送走了那位才子的诗篇。
倚东阑留取断云,酒边独自横怨笛。
我倚在东边的栏杆,留住那断断续续的云,酒杯旁独自怨念笛声。
记重门款后,梅阴携手,夜来初积。
记得在重门之后,我们在梅花阴影下携手,昨夜的雪刚刚开始积。
相逢更苦,问葛帔栖风,有谁追惜。
相逢时更加苦涩,问那葛帔下的栖息之风,谁又在追忆往昔?
庭荒墅冷,负了当时游历。
庭院荒凉,别墅冷清,承载着当时游玩的记忆。
耿无言古萝自春,旧题败壁蛛网蚀。
古老的藤萝在春天中无言,旧日题字的墙壁上蛛网渐生。
算匆匆莫付哀弹,百岁如过翼。
算了,匆匆忙忙不要沉溺于哀伤,百年如飞逝而过。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时光无情的感慨,流露出孤独和无奈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谊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中“霁雪生寒”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境?
A. 温暖的春天
B. 清冷的雪后
C. 炎热的夏天
诗人在“倚东阑留取断云”中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平静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生命的壮丽
B. 友谊与时光
C. 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