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0:24
送范德孺
苏轼
渐觉东风料峭寒,
青蒿黄韭试春盘。
遥想庆州千嶂里,
暮云衰草雪漫漫。
东风渐渐吹来,带着些许寒意,青蒿和黄韭开始试着在春天的盘子上盛放。遥想庆州那千山万岭之中,傍晚的云层低垂,衰败的草丛上覆盖着漫漫雪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东风”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新生和希望的期盼。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融入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在离别时对朋友的寄托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春回大地的时节,他在寒冷中仍然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
《送范德孺》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和哲理的诗。开头两句,苏轼以“渐觉东风料峭寒”描绘了春天初到时的微寒,这种微寒不仅是对气候的描写,更是一种象征,暗示着生活的起伏和人情的冷暖。接着“青蒿黄韭试春盘”则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得淋漓尽致,青蒿和黄韭的生长象征着新生的到来,也是对生命力的歌颂。
后两句则转向对故乡和朋友的思念。“遥想庆州千嶂里”中,庆州的山峦意象不仅勾起了诗人的乡愁,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美好祝愿。而“暮云衰草雪漫漫”则在诗的尾声中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生活无常的哲思。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苏轼以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人生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出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和对故乡的思念,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青蒿”和“黄韭”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萧瑟
填空题: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__)与(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东风”是指夏天的风。(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送范德孺》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涉及到离别与思念,但苏轼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生命的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两种风格的不同反映了两位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