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3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30:12
日日扫复洒,不容纤物侵。
敢望来客口,道似主人心。
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
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
每天都在打扫,不让细小的杂物侵入。
期望来访的客人,能体会到我的热情。
阳光下蚂蚁走过的少,苔藓在湿润的地方生长得深。
门前的景象也是如此,通往树林的小路显得疏朗。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字景初,号寒山,生于公元779年左右,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齐己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表达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扫地》反映了齐己在隐居生活中的心态,表现了对清静环境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也展现了他对待客人和生活的态度。
《扫地》是一首展现诗人生活哲学的诗作,通过日常的打扫活动,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诗中使用“日日扫复洒”开篇,强调了诗人对环境的用心与坚持,显示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来客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如同主人般的热情,这种情感的真挚令人动容。
随后,诗中提到“蚁过光中少,苔依润处深”,以蚂蚁少见和苔藓深厚的对比,传达出环境的清幽与生命的蓬勃。这种自然意象不仅渲染了诗的氛围,也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充实。最后,诗句“门前亦如此,一径入疏林”引导读者走向更广阔的自然,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整首诗以简单的日常劳动为引子,却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齐己的诗风与道教思想的深邃,给人以内心的平和与思考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追求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日日扫复洒”的意思是:
A. 每天都要打扫
B. 每天都要洒水
C. 每天都要迎客
D. 每天都要种花
“蚁过光中少”暗示了什么?
A. 环境的喧闹
B. 环境的清静
C. 生活的忙碌
D. 自然的美丽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权利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的向往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名利的追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