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8:09
《惊秋》 作者: 齐己 〔唐代〕
晓窗惊觉向秋风,
万里心凝淡荡中。
池影碎翻红菡萏,
井声干落绿梧桐。
破除闲事浑归道,
销耗劳生旋逐空。
妖杀九原狐兔意,
岂知丘陇是英雄。
在清晨的窗前,我突然察觉到秋风的来临,心中万千感慨在这辽阔的空间中荡漾。池水的影子在阳光下破碎翻转,红色的荷花随风摇曳,井水的声音伴随着落下的绿梧桐叶,干枯而静谧。打破闲杂琐事的心思,回归到真正的道理,浪费生命的劳累又何必追逐虚空?那些在九原之地杀戮狐狸和兔子的意图,岂能知道丘陵之地的真正英雄?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字景仁,号潜溪,所作诗多富哲理,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传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内心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的思考。秋天代表着收获与凋零,诗人借此反思生活的意义和人性的深邃。
《惊秋》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齐己以清晨的窗前为起点,描绘了秋风带来的感慨,诗中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心情的变化。首句“晓窗惊觉向秋风”,通过“惊觉”二字,传达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突然意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万里心凝淡荡中”,则展现了诗人心中因秋天而引发的思考与感触。
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诗人以“池影碎翻红菡萏”的意象,传达出秋天的美丽与短暂;而“井声干落绿梧桐”则通过声音和色彩的对比,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显萧瑟的氛围。最后通过“妖杀九原狐兔意”,诗人引入了对人性和价值的思考,强调丘陵地带的真正英雄,暗示了真正的伟大不是在于表面的杀戮,而在于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在清丽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对自然的深情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强调真正的英雄主义在于内心的修行与智慧的积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惊秋》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齐己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菡萏”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柳树
C. 山丘
D. 桃花
诗中提到的“妖杀九原”是指什么?
A. 对自然的破坏
B. 对人性的思考
C. 对战争的批判
D. 对英雄的赞美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齐己的《惊秋》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齐己更加强调秋天的哲思与人生的反思,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