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东坡先生自朱崖量移合浦》

时间: 2025-04-21 19:23:14

诗句

君恩浩荡似阳春,海外移来住海滨。

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9:23:14

原文展示

寄东坡先生自朱崖量移合浦
作者: 郭祥正 〔宋代〕

君恩浩荡似阳春,
海外移来住海滨。
莫向沙边弄明月,
夜深无数采珠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东坡先生的深厚感情。诗中说,君主的恩惠就像春天一样温暖广阔,远道而来的移民在海边安居。可不要在沙滩上嬉戏观月,因为夜深时,沙边有无数人正在采珠,辛苦而忙碌。

注释

  • 君恩:指君主的恩惠。
  • 浩荡:形容气势宏大,广阔无边。
  • 海滨:海边,指沿海地区。
  • 弄明月:意为玩耍、嬉戏于月光之下。
  • 采珠人:指在海中捞取珍珠的人。

典故解析

  • 东坡:指苏东坡(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中寄托了对其的敬仰之情。
  • :古诗中常用月亮来象征清幽、孤寂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郭祥正,宋代诗人,虽无显赫的历史记载,但其诗作多流露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移民安居海滨之时,反映了诗人对东坡的怀念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君恩的宏大与民众艰辛的现实。开篇的“君恩浩荡似阳春”,以春天的温暖比喻君主的恩惠,表现了对统治者的赞美。接着“海外移来住海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移民图景,移民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奋斗。最后两句则转向了现实的残酷,提醒人们在美丽的月光下,实际上隐藏着辛勤工作的采珠人,他们在夜深之时依旧不辞辛劳。整首诗流露出对生活的关怀,既有理想的美好,又不乏对现实的反思,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君恩浩荡似阳春:赞美君主的恩惠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
    • 海外移来住海滨:描绘移民从海外而来,安居在海边,体现国土的包容性。
    • 莫向沙边弄明月:劝诫人们不要在沙滩上游玩,暗示时局的不安。
    • 夜深无数采珠人:揭示了夜晚辛劳的劳动者,形成鲜明对比。
  • 修辞手法

    • 比喻:“君恩浩荡似阳春”用春天的温暖比喻君主的恩惠。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君恩的感激、对移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辛勤劳动者的敬意,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传达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 海滨:代表着广阔的生活空间,暗示着人们对新生活的追求。
  • 明月:象征着宁静的美好,却又隐含着人们的孤独与辛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恩浩荡”意指: A. 君主的恩惠广泛
    B. 君主的恩惠微薄
    C. 君主对百姓冷漠
    D. 君主与百姓关系紧张

  2. 诗中提到的“采珠人”主要象征: A. 富裕生活
    B. 辛勤劳动者
    C. 享乐主义者
    D. 统治者

  3. 该诗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富裕生活的追求
    B. 对君主的赞美与对劳动者的关怀
    C. 对战争的控诉
    D. 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郭祥正与苏轼在对君主的描写上,郭的侧重于恩惠的宏大,而苏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两者均体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宋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姑孰十咏。望夫山 书情寄从弟□州长史昭 【都者换分】 怨情 哭晁卿衡 古风其五十 对酒忆贺监二首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其一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古风 其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抬手动脚 歪歪斜斜 大字旁的字 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郡守 车字旁的字 以义断恩 蹈矩循规 竖心旁的字 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偏滥 刀字旁的字 如有所失 相风使帆 酵素 儿皇帝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