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08
初夏走笔和湘灵
作者: 沈天孙 〔明代〕
旖旎薰风柳乍醒,
榴花刺眼媚遥汀。
傍人桐树枝枝绿,
出水荷钱叶叶青。
陇外乔桑飞雊雉,
阶前茂草隐新萤。
春从杜宇声中去,
空翠浓阴又满庭。
初夏的薰风轻轻吹拂,柳树似乎刚刚苏醒,
榴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映衬着远处的水边。
旁边的梧桐树枝繁叶茂,
水面上荷花的叶子一片片碧绿。
远处的山冈上,桑树下飞起的雉鸟,
台阶前茂盛的草丛里隐约可见新出的萤火虫。
春天在杜鹃的鸣叫声中悄然离去,
空中的翠绿和浓密的阴影又在庭院中弥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天孙,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初夏走笔和湘灵》写于初夏时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反映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初夏走笔和湘灵》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生机勃勃的自然风貌。首句“旖旎薰风柳乍醒”,以“薰风”开篇,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紧接着“柳乍醒”则生动描绘了初夏的气息,柳树在春风中苏醒,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接下来的“榴花刺眼媚遥汀”,通过描写榴花的鲜艳,传达出阳光下花朵的美丽,同时“远汀”二字使得景象显得更为广阔,仿佛在描绘一个恬静的湖泊边,诗人的心情也随之愉悦。随着“傍人桐树枝枝绿,出水荷钱叶叶青”,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身边的绿树和水面荷叶,色彩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而“陇外乔桑飞雊雉”则将视野从庭院扩展到远处的山冈,表现出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情感。诗的最后几句则通过对春天的叙述,表达了春去夏来的感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初夏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初夏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榴花刺眼媚遥汀”中,“刺眼”指的是:
A. 光亮过于强烈
B. 颜色过于鲜艳
C. 形状奇特
D. 香气浓郁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燕子
B. 杜鹃
C. 雉
D. 蝉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