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3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33:02
文华昼敝接群工,髣髴唐虞喜起风。
外吏被宣称旷典,至尊垂问庆躬逢。
木天记注云侵墨,藻日映红。
辑瑞此番洵独盛,司存表率愧无功。
文华殿白天的光线微弱,接待了众多的文人,仿佛让人想起唐虞时代的喜悦之风。外面的官吏被称赞为遵守典章,至尊在这里亲切地询问他们的庆贺。木天所记载的事物仿佛在墨水中浮现,阳光下的藻类映得一片红色。汇集的瑞气在这一番场合中格外显现,然而身为管理者的我却感到愧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功劳。
作者介绍:陈应元,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普遍反映出对政治和文化的关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情世态,风格沉稳内敛。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和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对自身地位和功劳的自省。
《文华殿召对 其一》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感受与时代氛围的作品。开篇以“文华昼敝接群工”引入,描绘了文华殿内的昏暗与众多文人的聚集,隐喻着文化的沉寂与复兴的期盼。这一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唐虞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暗指当时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接着,诗人提到“外吏被宣称旷典”,无疑是在赞美那些遵循法制的官员,表现出对政务公正的期待。而“至尊垂问庆躬逢”的描述,则传达了皇帝关怀民间疾苦的美好愿望,体现出对统治者的期盼。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木天记注云侵墨”将目光转向更深邃的文化内涵,似乎在思考历史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藻日映红”则展示了自然的美丽,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然而最后的两句却回归到自我反省,“辑瑞此番洵独盛,司存表率愧无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这种盛景中的无能为力与愧疚,反映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现实的自省,体现了诗人对文化复兴的期待以及对自身无能为力的反思,情感深沉而复杂。
诗词测试:
文华殿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唐虞”主要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感受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