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6:08
莫问华簪发已斑,归心满目是青山。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不要问我头发已经斑白,归心似箭,眼前满是青山。我独自登上高楼,倚靠着危险的栏杆,春天的柳营已经结束,马儿在悠闲地嘶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青山”常常象征着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归属感。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诗作常蕴含对人生、时局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其诗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春望写于春天,诗人身处异地,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诗中表现了对故乡青山的眷恋,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望》是一首感情细腻的诗,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莫问华簪发已斑”,以华簪和白发相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无情,诗人已不再年轻,然而内心的归心似箭却愈发强烈。接下来的“独上层城倚危槛”,增添了孤独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眺望远方,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渴望。
“柳营春尽马嘶闲”则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春天已经过去,柳树也失去了生机,诗人听到马儿的嘶鸣,感受到一种悠闲的气氛,却又深感孤独。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深刻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借什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华簪发已斑”中的“华簪”象征什么?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羊士谔的《春望》更侧重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前者更多地反映了思乡的孤独,而后者则在孤独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