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6:06
剑溪之南有佳处,
山灵尸之不轻付。
张公鼻祖晋司空,
谈笑得地开窗户。
溪光如镜新佛拭,
白云青嶂无朝暮。
伏几读书时举头,
万象争阵陶谢句。
公今仙去有嗣子,
关塞崎岖方叱驭。
山城何曾叹如斗,
皦皦不受世俗污。
君不见伾文往者势如山,
朝士几人无汗颜?
尊公遗事不须述,
但看当时出处间。
剑溪南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山中的神灵不会轻易放手。
张公是晋朝的司空,
凭借谈笑间获得了开窗户的地位。
溪水的光辉像镜子一样,
白云和青色的山峰没有早晚之分。
伏在小桌子上读书时抬起头,
万物纷纷争先恐后,陶渊明的句子。
公如今已仙逝,留下了子嗣,
在崎岖的关塞中他依然英勇。
山城何曾感叹像斗争一样,
清白不受世俗的污染。
你难道没看到古文的气势如山,
如今的士人有几个不感到羞愧?
尊敬的公的遗事不必多说,
只需看看当时的出处即可。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陆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个人的抱负和理想。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陆游在政治上屡遭挫折,经历了多次的政治斗争和战乱,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通过对张仲钦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寄题张仲钦左司盘涧》以其清丽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陆游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诗中描绘的“剑溪之南”不仅是对一处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文精神的礼赞。山灵与溪光的描写,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张公鼻祖晋司空”的提及,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士人理想的呼唤。通过对张仲钦的赞美,陆游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以及对当时士人的批评,认为许多当代士人缺乏担当和羞耻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最后以对张公遗事的感慨结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不仅有对往昔的追忆,更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延续。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张公”是哪个历史人物?
“溪光如镜”中的“如镜”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关塞”象征什么?
陆游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李白的豪放与陆游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强调孤独与自由,而陆游的《寄题张仲钦左司盘涧》则更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通过历史人物的描写传达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