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月十八日过阜城大雪见中翰郑冲频壁间和杨使君沙民种石田四律依韵再和 其三》

时间: 2025-04-25 22:13:04

诗句

弹丸黑子地,远树尽含烟。

寂寂莺无语,疏疏屋几椽。

雪飞二月后,风急五更前。

莫说沙中若,□沙胜种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3:04

原文展示

二月十八日过阜城大雪见中翰郑冲频壁间和杨使君沙民种石田四律依韵再和 其三
作者:陈应元

弹丸黑子地,远树尽含烟。
寂寂莺无语,疏疏屋几椽。
雪飞二月后,风急五更前。
莫说沙中若,沙胜种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大雪纷飞的二月场景。远处的树木如同被烟雾笼罩一般,显得朦胧而遥远。周围寂静无声,连莺鸟都不鸣叫,只有稀疏的几间屋子在寒风中显得孤独。雪在二月之后飞扬,寒风在清晨的五更时分急促地刮来。不要以为沙土里没有希望,它的产出甚至胜过种田。

注释

  • 弹丸:指小而圆的东西,这里形容雪点。
  • 黑子地:黑色的地方,可能指被雪覆盖的土地。
  • :指黄莺,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疏疏屋几椽:形容房屋稀疏,数量不多。
  • 五更:指夜间的五更时分,通常是凌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应元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象,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二月,正值冬末春初,天气寒冷,诗人目睹大雪的景象,感受到自然的变迁与生命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大雪覆盖的二月景象,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开头两句通过描绘远处黑色的土地和含烟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莺鸟无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这里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冬季的凋零与孤独感。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对生命与希望的思考。尽管在大雪之后,沙土似乎显得无用,但诗人却以“沙胜种田”来反转这种看似消极的情绪,暗示在恶劣环境中仍然可以找到生存的希望。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阴郁的氛围中透出一丝生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弹丸黑子地:雪花如同小黑点般落在地面上,形象生动。
    • 远树尽含烟:远处的树木在雪中显得朦胧,给人一种神秘感。
    • 寂寂莺无语:环境的静谧,连鸟儿也不鸣叫,突出寒冷。
    • 疏疏屋几椽:房屋稀少,显得孤独,传达了冬日的苍凉。
    • 雪飞二月后:说明大雪来得稍晚,突显自然的变化。
    • 风急五更前:清晨的风急促而冷峻,增强了寒意。
    • 莫说沙中若:不要小看沙土的价值。
    • 沙胜种田:暗示在逆境中依然能找到生存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弹丸”,形象生动。
    • 拟人:“莺无语”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命感。
    • 对仗:如“寂寂莺无语,疏疏屋几椽”对称工整。
  • 主题思想:全诗在描绘冬季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强调在困境中仍要保持乐观和希望。

意象分析

  • :象征寒冷与孤独,但也预示着生命的孕育。
  • :象征春天与希望,虽无声却暗示着未来的生机。
  • :象征逆境与潜力,寓意在艰难中仍能找到生存的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弹丸黑子地”指的是什么? A. 大雪覆盖的土地
    B. 黑色的弹丸
    C. 远处的山

  2. “寂寂莺无语”中的“莺”象征什么? A. 寒冷
    B. 春天的希望
    C. 秋天的凋零

  3. 诗中提到的“沙胜种田”表达了什么思想? A. 沙土没有价值
    B. 逆境中依然可以找到希望
    C. 种田是最好的选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应元的作品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描写,但陈应元更多地关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希望,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背后的故事》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禽言四首 王子猷 种蔬二首 树垣 扬州过雪呈祝静得二首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 南乡子·醉罢黑瑶池 次韵张龙使君十绝 金陵陈月观同年三首 寄龙山谭使君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毋字旁的字 精诚贯日 廾字旁的字 包含园的成语 无济于事 果刑信赏 得益 狼飡虎食 啮咬 角字旁的字 何楼 包含滓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曹操 氏字旁的字 纵虎归山 焌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