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2:57
原文展示:
夜出过利涉门 红纱笼烛照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 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红纱笼罩的烛光照亮了斜桥,再次看到翚鸟飞入斗杓。 人们在画船上还未入睡,满堤的明月照耀着一溪潮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北宋三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以散文见长。此诗描绘夜晚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夜晚外出经过利涉门时的所见所感。利涉门是当时的一处地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首句“红纱笼烛照斜桥”,通过红纱笼罩的烛光,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次句“复观翚飞入斗杓”,以翚鸟飞入斗杓的景象,增添了动态的美感。后两句“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则通过人在画船上的活动和满堤明月的照耀,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诗中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红纱笼烛”指的是什么? A. 红纱罩住的烛光 B. 红纱罩住的灯笼 C. 红纱罩住的火把 答案:A
诗中的“翚飞入斗杓”中的“斗杓”指的是什么? A. 北斗七星 B. 一种鸟 C. 一种植物 答案:A
诗中的“满堤明月一溪潮”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B. 白天的热闹与喧嚣 C. 清晨的清新与宁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