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47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
唐代:张蠙
静室谭玄旨,清宵独细听。
真身非有像,至理本无经。
钟定遥闻水,楼高别见星。
不教人触秽,偏说此山灵。
这首诗描绘了在开照寺中静谧的环境下,作者听到了深奥的道理,体会到那种宁静的美好。诗中提到,真实的自我并不具象,而真正的道理没有固定的经典可循。在夜深人静时,远处的钟声和水声相互交融,楼高处可以清晰地看到星星。寺庙的清净环境使人远离污秽,反而更能感受到这座山的灵气。
作者介绍:张蠙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歌多展现出对自然和哲理的思考,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张蠙在开照寺静修时,反映了他在修行过程中的感悟,试图通过宁静的环境寻求心灵的归宿。
《宿开照寺光泽上人院》是一首具有哲理深度的诗作,张蠙通过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空间。诗的开头便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静室的设置代表着内心的平和,而“谭玄旨”则暗示着对生命深层意义的探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深入探讨了自我与道理的关系,强调了真实与表象之间的区别,体现了道教的思想。
在描绘夜景时,诗人通过“钟定遥闻水,楼高别见星”的意象,将自然与人文、声音与视觉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最后一句则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灵气,将人们的心灵与自然的神秘力量相连结,表明了诗人对山水的崇敬与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传达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愿望。
整首诗歌主题围绕内心的宁静与对真理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人与自然、心灵与道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呈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真身非有像”,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真实的自我有固定形象
b) 真实的自我没有固定形象
c) 自我不重要
答案:b
“楼高别见星”中“别见”的意思是:
a) 看到
b) 不同
c) 远离
答案:a
诗中强调的“此山灵”主要指的是:
a) 山的污秽
b) 山的灵气
c) 山的高大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