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九疑》

时间: 2025-05-01 02:02:07

诗句

浮生犹役役,未得便寻真。

白日如无路,青山岂有人。

烟收遥岫小,雨过晚川新。

倚杖何凝望,中宵梦往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2:07

原文展示:

望九疑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浮生犹役役,未得便寻真。
白日如无路,青山岂有人。
烟收遥岫小,雨过晚川新。
倚杖何凝望,中宵梦往频。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仍在劳作中,未能寻找到真实的自我。
白天仿佛没有出路,青山上又岂会有人。
烟雾散去,远处的山峰显得细小,
雨过之后,傍晚的河流显得焕然一新。
我倚着拐杖凝望着远方,半夜的梦境频频而来。

注释:

  • 浮生:指生活,尤其是指忙碌的生活。
  • 犹役役:犹如在劳役中,形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白日如无路:白天似乎没有出路,表达一种迷茫的感觉。
  • 青山岂有人:青山上难以见到行人,强调孤独与寂静。
  • 烟收遥岫小:烟雾消散后,远处的山峰显得渺小,象征着视野的开阔。
  • 雨过晚川新:雨后晚景焕然一新,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 倚杖:依靠的拐杖,象征着年老与无助。
  • 凝望:专注地看,表现出对未来的期盼与思考。
  • 中宵梦往频:在午夜时分,梦境频繁出现,隐喻内心的思绪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字景元,号青山,晚唐著名诗人之一,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他的诗作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望九疑》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时刻,诗人可能身处于一片青山绿水之间,内心充满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诗人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望九疑》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全诗四联,以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渴望。

首联“浮生犹役役,未得便寻真”直接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疲惫与对真实自我的渴望。生活如同牢笼,诗人虽身在其中,却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这种感受在现代社会中也极具共鸣,许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都难以停下脚步,去思考自己的心灵。

次联“白日如无路,青山岂有人”通过对白天与青山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在这片青山之中,诗人与自然相依相伴,却又感到无比孤寂。这种情感在自然景象中得到了升华,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美。

后两联则通过“烟收遥岫小,雨过晚川新”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希望。烟雾的散去象征着困惑的消除,雨后的新生则意味着希望的重燃。虽然生活充满艰辛,但自然的力量可以给予人们重新开始的勇气。

最后一句“倚杖何凝望,中宵梦往频”则将诗人的思绪拉回到个人的内心世界。倚杖而望,似乎在期待着什么,梦的频繁出现也暗示着内心的渴求与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在情感上从无奈到希望,最终回归到自我反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闭环,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生犹役役:意指生活仍在辛苦中,未能摆脱。
  2. 未得便寻真:尚未找到真实的内心。
  3. 白日如无路:白天似乎没有出路,感到迷茫。
  4. 青山岂有人:青山上没有人,表现出孤独。
  5. 烟收遥岫小:烟雾消散,远山显得细小,象征视野的开阔。
  6. 雨过晚川新:雨后晚川景象焕然一新,象征希望与重生。
  7. 倚杖何凝望:倚靠拐杖,专注地凝望。
  8. 中宵梦往频:午夜的梦境频繁出现,暗示内心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白天与夜晚、繁忙与宁静的对比,增强了孤独感和思考的深度。
  • 象征:青山、烟雾、雨水等自然元素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变化与内心世界。
  • 拟人:将自然景象拟人化,使其更具表现力,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敬畏。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最终寻求希望的力量。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生:象征人生的短暂与忙碌。
  • 青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永恒,亦暗示孤独。
  • 烟雾:象征迷茫与困惑。
  • 雨水:象征洗净与希望。
  • 倚杖:象征年老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生犹役役”的含义是什么?

    • A. 生活快乐
    • B. 生活辛苦
    • C. 生活安静
    • D. 生活忙碌
  2. 诗人“白日如无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兴奋
    • B. 迷茫
    • C. 希望
    •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雨过晚川新”象征着什么?

    • A. 绝望
    • B. 重生
    • C. 疲惫
    • D.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比较朱庆馀的《望九疑》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朱庆馀更侧重于孤独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关注与他人的离别与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朱庆馀生平与作品研究论文

相关查询

硐岭樵歌 莼菜二首 莼菜二首 呈周子充 北闸停舟 白龙洞 浪淘沙·风紧浪淘生 失调名 一剪梅 过石佛山因寄北园老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字旁的字 怯疾 烧点 包含戢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爱惜羽毛 不胜枚举 貝字旁的字 老鼠搬姜 传开头的成语 矗立 久蛰思启 甘字旁的字 包含俱的成语 论短道长 葱蔚洇润 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秋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