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7:05
原文展示: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白话文翻译:
凤凰在南岳集结,徘徊于孤独的竹根旁。心中不厌倦,振翅飞向紫色的云气。难道不常常勤劳辛苦吗?羞于与黄雀为伍。何时才会再次降临?将等待圣明的君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桢,字公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洒脱、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此诗《赠从弟·其三》是刘桢赠给其弟的作品,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追求和对理想君主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东汉末年,当时社会动荡,刘桢借此诗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志向的坚持和对理想君主的渴望,希望通过诗歌激励其弟保持高洁的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凤凰这一高洁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志向的坚持和对理想君主的渴望。诗中,“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描绘了凤凰在南岳集结,徘徊于孤独的竹根旁,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志向的追求。“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志向的不懈追求,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放弃。“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表明诗人虽然勤劳辛苦,但羞于与平庸之辈为伍,坚持自己的高洁志向。最后,“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渴望,希望在圣明的君主领导下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高洁志向的坚持和对理想君主的渴望。诗人通过凤凰这一高洁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志向的追求和对理想君主的渴望,希望通过诗歌激励其弟保持高洁的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凤皇”象征什么? A. 吉祥和高贵 B. 平庸和低贱 C. 孤独和高洁 D. 高贵和神秘
诗中的“紫氛”象征什么? A. 吉祥和高贵 B. 平庸和低贱 C. 孤独和高洁 D. 高贵和神秘
诗中的“黄雀”象征什么? A. 吉祥和高贵 B. 平庸和低贱 C. 孤独和高洁 D. 高贵和神秘
答案: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