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从弟·其一》

时间: 2025-05-07 07:21:53

诗句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

懿此出深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1:53

原文展示: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白话文翻译:

东流水悠悠泛泛,水中石磷磷可见。蘋藻生于水边,花叶纷繁漂浮。采摘它们供奉宗庙,亦可款待贵客。难道园中无葵菜?珍视这来自深泽的馈赠。

注释:

  • 泛泛:水流悠长的样子。
  • 磷磷:水中石头清晰可见的样子。
  • 蘋藻:水生植物,常用于祭祀。
  • 纷扰溺:形容花叶繁多,随水漂浮。
  • 荐宗庙:供奉于宗庙。
  • 羞嘉客:款待贵客。羞,同“馐”,美食。
  • 葵:一种蔬菜,此处指园中种植的蔬菜。
  • 懿:珍视,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桢,字公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诗风格清丽,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选自《赠从弟》三首之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刘桢隐居或游历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东流水和水中石为背景,描绘了蘋藻的生动景象。诗中“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描绘了水流的悠长和石头的清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则进一步以蘋藻的繁茂来象征自然的丰饶和生命的活力。后两句“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表达了蘋藻的实用价值,既可用于祭祀,也可用于款待贵客,显示了其珍贵。最后一句“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来自深泽的蘋藻的独特和珍贵,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泛泛东流水”:描绘水流悠长,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
  2. “磷磷水中石”:水中石头的清晰可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3. “蘋藻生其涯”:蘋藻生于水边,象征自然的丰饶。
  4. “华叶纷扰溺”:花叶繁多,随水漂浮,形象生动。
  5. “采之荐宗庙”:蘋藻的实用价值,用于祭祀。
  6. “可以羞嘉客”:亦可用于款待贵客,显示其珍贵。
  7. “岂无园中葵?”:通过对比,强调蘋藻的独特。
  8. “懿此出深泽”:珍视来自深泽的蘋藻,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泛泛东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华叶纷扰溺”赋予花叶以动态。
  • 对比:“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通过对比强调蘋藻的珍贵。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
  • 水中石:增添画面的生动感。
  • 蘋藻:象征自然的丰饶和生命的活力。
  • 华叶:形象生动,赋予花叶以动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泛泛东流水”描绘了什么? A. 水流悠长 B. 水流湍急 C. 水流平静 D. 水流清澈

  2. “蘋藻生其涯”中的“蘋藻”是什么? A. 一种蔬菜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花卉 D. 一种树木

  3. 诗中“采之荐宗庙”表达了什么? A. 蘋藻的观赏价值 B. 蘋藻的实用价值 C. 蘋藻的药用价值 D. 蘋藻的食用价值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超脱世俗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刘桢《赠从弟》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刘桢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陶渊明的诗则更注重田园生活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汉魏六朝诗选》
  • 《建安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帘漏滴 行香子(雪后闲眺) 水调歌头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送人入金华(一作赠别东阳客) 送李秘书往儋州 送薛尚书入蜀 酬诸公宿镜水宅 同韩员外宿云门寺 酬刘员外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纸只字 方字旁的字 水性随邪 長字旁的字 闲见层出 宴殿 虫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輘轹 毛字旁的字 虚浅 包含诈的成语 目可瞻马 辰旆 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维不张 须眉男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