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1:28
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这一天,阳光明媚,我想要尽情地饮酒,佳酿在林间流淌,无需任何仪式。我亲自用清淡的布巾招待醉酒的客人,甚至把空壳的椰子壳交给了冠师。简朴的风格引人注目,轻松的发饰让人不觉其轻重。再加上那顶短檐高顶的帽子,东坡的我为何会与时光相违呢?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思想深邃,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与对社会的思考。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此诗作于苏轼流亡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泊。生活在自然中,享受简单的快乐,是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与逃避。
《次韵子由三首 其三 椰子冠》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苏轼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一个自在饮酒的场景,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美酒生林不待仪”一句,生动地传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不拘泥于礼仪的洒脱态度。苏轼在诗中探讨了生活的简约和内心的自由,展现出他“酒中自有千秋”的人生哲学。
在形式上,诗歌简约而富有韵律感,句式流畅,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同时,诗中通过“冠师”、“空壳”等意象,隐喻了生活的轻盈与随性,透露出诗人对物质和形式的淡化,强调内心的真实与自在。这种洒脱的心态在苏轼的诗作中屡见不鲜,是他个性自由的体现,也是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礼节的超脱,传达出一种洒脱和随性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美酒生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酒的厌恶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繁琐礼仪的赞美
答案:B
“东坡何事不违时”中的“东坡”指的是谁?
A. 苏轼
B. 他的朋友
C. 一个虚构角色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冠师”指的是什么?
A. 诗人
B. 造帽子的人
C. 喝酒的朋友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