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上·齐桓公二首》

时间: 2025-05-02 03:05:47

诗句

葵丘霸气若虹霓,东略何缘遽不知。

宰孔晋侯相遇处,齐桓已作在床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5:47

原文展示:

葵丘霸气若虹霓,东略何缘遽不知。宰孔晋侯相遇处,齐桓已作在床尸。

白话文翻译:

葵丘的霸气如同彩虹般耀眼,向东征伐的缘由又为何如此不明?宰相孔子与晋国的侯爵相遇在此地,而齐桓公早已化作了床上的尸体。

注释:

  • 葵丘:古代地名,指的是齐国的都城,象征着齐国的强盛。
  • 霸气:指的是统治者的威严和气势。
  • 虹霓:彩虹,象征光辉和美丽的景象。
  • 东略:指的是向东方征伐。
  • 宰孔:指孔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 晋侯:指晋国的君主。
  • 床尸:指尸体,暗示生死的转变。

典故解析:

  • 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以雄才大略著称。他在位期间,齐国政权强盛,是当时的霸主之一。
  • 宰孔:孔子曾在鲁国担任过宰相,后期游历各国,致力于传播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孔子与各国君主的交往也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局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字子华,号山人,生活在士大夫阶层中,作品多以历史和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了对权力与生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齐桓公的霸气与其最终的死去,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权力的脆弱。开篇以“葵丘霸气若虹霓”形象地描绘了齐桓公的强盛,紧接着却用“东略何缘遽不知”反问的方式,揭示了征伐背后的复杂动机,让人思考权力背后的命运。最后一句“齐桓已作在床尸”则以强烈的对比,显示出权力的无常与人生的脆弱。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层层递进,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以及对权势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葵丘霸气若虹霓:描绘了齐桓公的威势,如同美丽的虹霓,象征着他的强大。
  2. 东略何缘遽不知:询问为何他向东征伐的根本原因却不为人知,暗含对权力动机的质疑。
  3. 宰孔晋侯相遇处:提到孔子与晋国侯爵相遇的场景,表明当时的政治交往。
  4. 齐桓已作在床尸:最后一句揭示了齐桓公的死亡,象征着权力的终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霸气比作虹霓,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人物齐桓公的追思,探讨权力的辉煌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教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葵丘:象征权力中心与强盛。
  • 虹霓:象征光辉与美丽,反映出齐桓公的威严。
  • 床尸:象征死亡,展现权力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齐桓公的霸气被比作什么? A. 风暴
    B. 彩虹
    C. 雷电
    D. 大海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宰孔”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 诗中提到齐桓公在世时的状态是强大无比。 (对/错)

答案:

  1. B
  2. 孔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齐桓公二首》都有对历史的反思,前者更关注国家的兴衰,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命运与权力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准提庵用退之韵 孤馆 天宁洲至六合 过武昌 青溪曲 读水经注怀洞庭 清明泊瓜步阻雨 春晚 洞庭望月 登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丈二和尚 谦衷 静节 祀场 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头脑冷静 跑跑跳跳 鄐诜丹桂 素餐尸禄 业字旁的字 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力屈势穷 邮迷 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