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孟子·湍水》

时间: 2025-04-30 22:20:37

诗句

湍水萦回随所决,亦须顺道乃从流。

若非所性元趋下,料可东西决得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0:37

原文展示

湍水萦回随所决,
亦须顺道乃从流。
若非所性元趋下,
料可东西决得不。

白话文翻译

急流的水流曲折回旋,必须顺着河道才能畅通无阻。若不是水的本性就向下流动,恐怕东西方向的分流也不会顺利。

注释

字词注释:

  1. 湍水:指急流的水,流动迅速而急促。
  2. 萦回:环绕回旋,形容水流的曲折。
  3. 顺道:顺着河道,沿着自然的路径。
  4. 所性:指事物的本性或自然特性。
  5. 元趋下:本来就向下流动,表示水流的自然倾向。
  6. 料可:恐怕可以,表示一种推测。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涉及直接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自然规律和事物本性的重要性,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顺应自然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较为平淡,主要以其诗词作品而闻名。他的诗语言简练,常常蕴含哲理,善于观察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对人类行为的思考,试图启迪世人顺应自然法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湍急水流的描绘,隐喻了人生与事物的本性。诗人深刻理解自然规律,认为只有顺应自然的发展方向,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首句“湍水萦回随所决”,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动态,且“随所决”暗示了选择的重要性。接下来的“亦须顺道乃从流”则进一步强调,生活中的选择应当遵循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对“顺势而为”的重视。诗歌后半部分的“若非所性元趋下,料可东西决得不”则引导读者思考,若不顺应事物的本性,结果必然会受到限制。因此,整首诗不仅是对水流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要明白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湍水萦回随所决:描绘了急流水的曲折流动,暗示选择的方向。
  2. 亦须顺道乃从流:强调顺应自然的流向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3. 若非所性元趋下:提出假设,若不是水的特性向下流动。
  4. 料可东西决得不:推测如果不顺其自然,东西方向的分流将难以实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流比喻人生道路,生动形象。
  • 拟人:将水流赋予“性”,使其似人般有本性。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形成优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顺势而为”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应当理解和尊重事物的本性,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发展方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湍水:象征变化和不稳定的环境。
  2. 顺道:象征理智和顺应自然的选择。
  3. 东西决:象征人生中的选择与分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湍水”指的是什么?

    • A. 平静的水流
    • B. 急流的水
    • C. 井水
    • D. 河水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顺道乃__”。

  3. 判断题:诗中认为,顺应自然是成功的关键。(对/错)

答案:

  1. B
  2. 从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普的《湍水》更注重哲理和自然规律的探讨,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人生的畅快。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但均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哲学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和厚卿答微之 次韵奉答四哥廷评欲垂访以诗为示 次韵奉答君俞 次韵奉答君实问惮 次韵答微之 次韵答提刑王朝奉席上看梅见贻 次韵答景仁喜雨 次韵答和乐道侍读给事 次道车轩赋惜春 春夜怀仲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妩媚 欠字旁的字 矜功自伐 拯焚救溺 矛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涂次 以一儆百 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春风风人 寿对 铅擿 偏吝 包含曜的词语有哪些 青云之上 说开头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包含跨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