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5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58:27
弟兄小忍与堪怜,公义私情获两全。
管叔若教封有庳,如凶凶罪岂无偏。
兄弟之间小小的忍耐和可怜,公义与私情可以两全。
如果管叔教导让封有庳,那像凶恶的罪行怎么可能没有偏向呢?
管叔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尤其是在《春秋》时期。诗中提到的“封有庳”意指在封爵和权力授予方面的偏向,反映了对权力与道义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关注社会现实及人伦道德,反映出对当时政治和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社会义理的反思时期,诗人通过对兄弟情和公义的探讨,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和期待。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个人情感与公义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开头提到的“弟兄小忍与堪怜”表达了对兄弟情深的理解,暗示在家庭关系中,个人的忍让和同情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的“公义私情获两全”则提出了一个理想状态,即个人情感与社会公义可以共存。然而,诗人通过“管叔若教封有庳”引入了对权力的反思,暗示在权力结构中,公义往往被私情和利益所侵蚀。最后的“如凶凶罪岂无偏”更是将这种思考深化,说明如果不能公正对待,社会必然会出现不公与偏见。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有力,情感深邃而复杂,表现出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公义的关系,强调了对公正和道德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性与权力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公义私情获两全”意指什么?
A. 个人利益
B. 社会公正与个人情感的平衡
C. 对权力的追求
“管叔若教封有庳”的意思是?
A. 管叔是一个仁义之人
B. 权力的授予可能导致不公
C. 封地是最重要的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兄弟之情
B. 权力与道义的冲突
C. 个人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探讨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动荡的矛盾,体现了对国家和家族的关怀。而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白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豪放与自由,反映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