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冬之间鄂渚绝市无蟹今日偶得数枚吐沫相濡》

时间: 2025-05-02 01:30:02

诗句

勃窣媻跚烝涉波,草泥出没尚横戈。

也知觳觫元无罪,奈此尊前风味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0:02

原文展示

秋冬之间鄂渚绝市无蟹今日偶得数枚吐沫相濡

白话文翻译

在秋冬之交的鄂渚,市面上没有蟹可买,今天偶然间得到了几只,虽然它们吐着泡沫,却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润泽。

注释

  • 勃窣:形容蟹在水中活动的声音,表现出活泼的状态。
  • 媻跚:形容蟹行走时的姿态,可能是形容缓慢笨拙的样子。
  • 烝涉波:指蟹在水中游动,穿梭于波浪之中。
  • 草泥:指水草,蟹在水草中出没。
  • 横戈:可能暗指蟹的爪子张开,像挥舞武器一样。
  • 觳觫:指蟹的钳子。
  • 元无罪:意味着蟹本身并没有错。
  • 尊前:指酒杯前,暗示饮酒的情境。
  • 风味:指酒的味道或饮食的风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深受苏轼的影响,诗风清新自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中常常结合山水、田园与个人情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冬交替之际,表达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对蟹的观察与思考。蟹在此时节并不常见,偶然得见让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乐趣。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的敏锐感受,以及在简朴中寻找乐趣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该诗以蟹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生机。诗人在秋冬之间的鄂渚,正值蟹的稀少期,然而他却偶然得到了几只蟹,这种意外的惊喜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风味。诗中“吐沫相濡”一语,暗示了蟹在水中的活力,强烈的自然气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黄庭坚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诗的语言简练却富有表现力,既有细腻的观察,又带有哲理的思考。这种将自然与人情结合的写法,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尤其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寻求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勃窣媻跚烝涉波:描绘了蟹在水中欢快游动的景象,生动形象。
  2. 草泥出没尚横戈:蟹在水草中游动,形象地表现了蟹的生活环境。
  3. 也知觳觫元无罪:虽然蟹的行为并无过错,但生活环境的影响让人感到无奈。
  4. 奈此尊前风味何:即使如此,蟹的风味却依旧吸引人,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横戈”比喻蟹的爪子,形象生动。
  • 拟人:蟹的运动被赋予了人性化的活泼特征。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秋冬季节自然变化的感悟,通过对蟹的生动描绘,体现了在日常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享受,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代表了秋冬季节中的一种独特存在。
  • 水波:象征自然流动与生命的动态,传达出一种自由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勃窣”是形容什么的声音?

    • A. 蟹在水中游动
    • B. 风吹过树林
    • C. 水流声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草泥”指的是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蟹的厌恶。(对/错)

答案

  1. A
  2. 水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的这首诗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黄庭坚更侧重于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生的哲理思考。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宋代诗人的丰富情感与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黄庭坚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 却到浙西 宿越州天王寺 新楼诗二十首。琪树 新楼诗二十首。海榴亭(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 新楼诗二十首。满桂楼 新楼诗二十首。晏安寺 新昌宅书堂前有药树一株今已盈拱前长庆中…名之天上树 转寿春守太和庚戌岁二月祗命寿阳时替裴…诗人之末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背若芒刺 秃宝盖的字 户庭 姑娘追 沉鱼落雁 丢下耙儿弄扫帚 巾字旁的字 包含闳的成语 精采秀发 湿漉漉 在册 眼檐 包含抵的词语有哪些 人字头的字 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高才大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