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之仁亭》

时间: 2025-05-10 08:58:08

诗句

无心经世网,有道藏丘山。

养生息天黥,艺木印岁寒。

德人墙九仞,强学窥一斑。

张侯大雅质,结发闯儒关。

奇赢或谐偶,老大尝艰难。

筑亭上云雨,日月转朱栏。

床敷听万籁,我家颇宽闲。

牧牛有坦途,亡羊自多端。

市声鏖什枕,常以此心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8:08

原文展示:

无心经世网,有道藏丘山。
养生息天黥,艺木印岁寒。
德人墙九仞,强学窥一斑。
张侯大雅质,结发闯儒关。
奇赢或谐偶,老大尝艰难。
筑亭上云雨,日月转朱栏。
床敷听万籁,我家颇宽闲。
牧牛有坦途,亡羊自多端。
市声鏖什枕,常以此心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诗人提到无心于世俗事务,追求道理的深邃与自然的和谐。他在养生和艺术上有所追求,强调德行的重要性。张侯(张澄居士)以大雅之质立身,努力闯入儒家的关口。生活中虽然有奇遇和相遇,但老年时常常会经历艰难困苦。诗人所筑的亭子高耸入云,日月交替,空间辽阔,内心感受到的宽闲与宁静。在日常生活中,他关注着世事的变迁,保持一颗观察的心。

注释:

  • 无心经世网:无心于世俗的纷扰和各种关系。
  • 有道藏丘山:有道理的思想蕴藏在自然的山川之中。
  • 天黥:天生的印记,可能指的是命运或天命。
  • 九仞:形容高度,指道德的积累。
  • 张侯:指张澄居士,具有高雅的气质。
  • 结发:古代男子成年后所做的发型,象征成熟。
  • 奇赢:奇特的收获或经历。
  • 艰难:生活中的艰苦与挑战。
  • 云雨:象征变化与时光的流转。
  • 万籁:指大自然的声音,象征宁静的环境。
  • 亡羊自多端:比喻失去的东西往往是多方面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确定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是苏轼的好友,参与了“苏门四学士”,以诗才和书法著称,风格豪放而隽永。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隐居于平阴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和道德的思考,对世事的超脱,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之仁亭》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作品。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强调了诗人无心于世俗纷扰,倾向于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体现了道家的思想。接着,诗人提到养生和艺术,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张澄居士的形象则代表了理想中的高尚人格,诗人以此为楷模,展现了对儒家价值观的认同。

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筑亭上云雨”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时光的流转,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心灵的宽闲与自在。最后,诗人以“市声鏖什枕”结束,表达了即使在繁忙与喧嚣的生活中,依然能保持一颗观察与思考的心。这种对比使整首诗更加丰富,展现了诗人在内心宁静与外界纷扰之间的反思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心经世网: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2. 有道藏丘山:阐明道理的深邃与自然的和谐。
  3. 养生息天黥:养生与艺术的追求。
  4. 德人墙九仞:强调德行的积累。
  5. 强学窥一斑:努力学习的态度。
  6. 张侯大雅质:以张澄居士为楷模。
  7. 结发闯儒关:描绘成年的成熟。
  8. 奇赢或谐偶:生活中的相遇与经历。
  9. 老大尝艰难:年老时的艰难困苦。
  10. 筑亭上云雨:象征变化与时光的流转。
  11. 日月转朱栏:描绘自然的壮丽。
  12. 床敷听万籁:内心的宁静与宽闲。
  13. 牧牛有坦途:生活的简单与坦然。
  14. 亡羊自多端: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15. 市声鏖什枕:即使在繁忙中保持观察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黥”比喻命运的印记。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气势与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道理的深邃,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德行与学习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雨:意象丰富,象征变化、时光与自然的伟大。
  • 朱栏: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 万籁:代表自然的声音,体现了内心的安宁。
  • 牧牛:象征简单生活的理想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无心经世网”,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对世俗事务不感兴趣
    B. 对世俗事务非常关心
    C. 生活在世俗中很快乐
    D. 无法理解世俗的生活

  2. “养生息天黥”中的“黥”指的是: A. 伤痕
    B. 印记
    C. 生命
    D. 休息

  3. 诗中“筑亭上云雨”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美的欣赏
    B. 对友情的追求
    C. 生活的艰难
    D. 对世事的关心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的诗作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黄庭坚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而苏轼则更倾向于描绘外在的壮丽景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黄庭坚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寄恨 江行 横塘 阑干 送人弃官入道 腾腾 欲去 赠吴颠尊师(丙寅年作) 即目二首 偶见背面是夕兼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退潮 指佞触邪 包含咍的词语有哪些 众兆 包含莺的成语 校对员 齐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长安居大不易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立字旁的字 捐袂 亅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酒兴 内视反听 焦思苦虑 方以类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