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下·嵇绍》

时间: 2025-04-27 22:32:20

诗句

佞舌如簧乱孝思,竹林人物固猖披。

御衣炯炯嵇生血,不似王生泪着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32:20

原文展示:

佞舌如簧乱孝思,
竹林人物固猖披。
御衣炯炯嵇生血,
不似王生泪着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口才如簧的谄媚之人扰乱了对孝道的思考,竹林中的人物依然肆无忌惮。嵇绍身着华丽的御衣其血液闪亮耀眼,却不如王生在树枝上流泪那样感人。

注释:

  • 佞舌:指谄媚、花言巧语的口才。
  • 如簧:比喻口才流利,声音如同簧片一样动听。
  • 乱孝思:干扰对孝道的思考。
  • 竹林人物:指竹林七贤中的人物,象征放荡不羁。
  • 御衣:皇帝的衣服,象征地位和权威。
  • 炯炯:光亮明亮的样子。
  • 嵇生:指嵇绍,他是竹林七贤之一。
  • 王生:指王戎,常被视为忠良之士。
  • 泪着枝:形象地描绘王戎因思乡或忧伤而流泪,泪水滴落在树枝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士人风气多元化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咏史下·嵇绍》通过对嵇绍与王戎的对比,展现了士人之间的不同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诗的开头以“佞舌如簧乱孝思”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谄媚之风的盛行,这种风气不仅影响了人们对孝道的理解,更扭曲了士人的品德追求。竹林人物的猖狂表现了士人对权威的不屑与反抗,但又呈现出一种无所顾忌的态度,让人联想到他们的放浪形骸。

接着,诗人通过“御衣炯炯嵇生血”描绘了嵇绍的华丽与悲惨,象征着即便是身穿华服的聪明才子,也难以逃脱历史的重负和个人命运的悲剧。而“王生泪着枝”则形成鲜明对比,王戎的泪水象征着深刻的情感与忠贞的品德,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哀和真实的情感。

整首诗在对历史人物的描写中,提出了对人性、道德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真实情感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佞舌如簧乱孝思:口才如簧的谄媚者,扰乱了对孝道的思考。
  2. 竹林人物固猖披:竹林中的人物依然放肆无忌,肆意妄为。
  3. 御衣炯炯嵇生血:嵇绍身穿光鲜亮丽的御衣,鲜血闪耀,象征其身世的悲哀。
  4. 不似王生泪着枝:王戎流泪滴落在树枝上,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嵇绍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谄媚者的口才比作乐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其流利与动听。
  • 对比:通过嵇绍与王戎的对比,突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表达。
  • 排比:在表达对孝道的思考时,使用了并列句式加强情感的传达。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士人道德沦丧的批判,强调真实情感的重要性,并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揭示出人性深处的悲剧与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佞舌:象征谄媚与世俗的价值观。
  • 竹林:象征自由与放纵,反映士人的放荡不羁。
  • 御衣:象征权力与地位,但又暗含悲剧。
  • 泪与枝:泪水象征情感与思乡,树枝则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佞舌”指什么? A. 直言不讳
    B. 谄媚的口才
    C. 书法

  2.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士人道德的批判
    C. 对山水的赞美

  3. “王生泪着枝”中的“泪”代表什么? A. 忧伤与思乡
    B. 高兴与快乐
    C. 愤怒与失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林七贤》相关诗作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对比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同样探讨历史与个人情感,但陆游的诗更倾向于爱国情怀,而陈普则聚焦于士人之间的道德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历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其一 斋中微雨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春怀 减字木兰花 其二十五 怨春 减字木兰花 题彭爰琴小像 减字木兰花 为从二姑作 减字木兰花·题画 减字木兰花·淫声美色 减字木兰花 读须溪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歺字旁的字 乣军 包含蟊的词语有哪些 泉室 清君侧 三徙成都 赤字旁的字 包含蜒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包含哑的词语有哪些 轮菌 鹊垒巢鸠 台颜 人才济济 豆字旁的字 锦篇绣帙 下台 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