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下·贾诩》

时间: 2025-04-26 02:56:41

诗句

崩奔尧后一孤儿,跖狗成群共肆欺。

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41

原文展示:

崩奔尧后一孤儿,
跖狗成群共肆欺。
贾诩未设曹操日,
自为汉贼已多时。

白话文翻译:

自尧帝崇高的政治理想崩溃之后,国家变得如同孤儿般孤立无援,像跖狗一样的恶人四处欺凌。贾诩在曹操尚未崛起的时候,心中早已认为汉贼之事已经很多年了。

注释:

  • 崩奔:崩溃、奔逃,这里指的是尧帝理想的破灭。
  • 孤儿:比喻国家孤立无援的状态。
  • 跖狗:跖是指战国时期的恶人,形容那些横行霸道的人。
  • 贾诩: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曾为汉贼刘备服务。
  • 曹操:三国时期的权臣,代表汉贼的势力。

典故解析:

  • :尧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著名的明君,象征着理想的政治。
  • 汉贼:指的是那些对汉朝统治构成威胁的人,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风格多样,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咏史表达对时局的关切与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贾诩的咏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崩奔尧后”,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场景中,暗示着理想政治的破灭;而“孤儿”一词则深刻地描绘了当时国家的无助与孤立,令人心生怜悯。

通过“跖狗成群共肆欺”,诗人将当时的恶劣政治环境比作一群恶狗的横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动荡。接着提到贾诩,诗人不仅仅是写历史,更是在借古讽今,提醒人们要警醒。在面对即将崛起的曹操时,贾诩早已意识到汉贼的威胁,表明对未来的悲观预期。

整首诗情感深沉,历史与现实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与历史警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崩奔尧后一孤儿:意指在尧帝理想的崩溃后,国家如同孤儿,失去依靠。
  2. 跖狗成群共肆欺:恶人如跖狗般,成群结队,横行无忌,欺压百姓。
  3. 贾诩未设曹操日:贾诩在曹操尚未崛起之时,已感受到汉贼的威胁。
  4. 自为汉贼已多时:贾诩认为汉贼的势力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国家比作“孤儿”,表达其无助。
  • 对仗:如“崩奔”与“孤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尧帝象征理想政治,贾诩象征历史的见证者。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警示后人要关注权力的变化与社会的动荡,同时表达了对理想破灭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理想政治与美好时代。
  • 孤儿:象征国家的脆弱与无助。
  • 跖狗:象征横行霸道、不法之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崩奔尧后”中的“尧”指的是?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一个朝代
    • C. 一种政治制度
    • D. 一种文化现象
  2. 诗中“跖狗”象征什么?

    • A. 仁义之士
    • B. 横行霸道的恶人
    • C. 忍辱负重的智者
    • D. 追求理想的人
  3. 贾诩未设曹操日,意味着什么?

    • A. 曹操即将崛起
    • B. 贾诩的预见能力
    • C. 汉贼的问题严重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1.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悲伤。
  2. 李白《将进酒》:通过豪放的表现手法,反映出对时局的无奈与反抗。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解读》
  • 《历史与诗歌:诗人的视角》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永遇乐(寿叶枢密) 水调歌头(和平湖) 念奴娇(中秋垂虹和韵) 醉蓬来(同前) 城南宴 秋晚度废关 时有馈鹧鸪者畜之不飞不鸣慨然赋之 游草堂谒少陵石刻像 和赵阅道游海云山 介春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游心寓目 尸字头的字 足字旁的字 包含派的成语 盲雨 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死说活说 醒睡 録科 炊箒 翻陈出新 喜眉笑脸 发晕 无字旁的字 睡长梦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