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2:49
咏史下·桓范
作者: 陈普 〔宋代〕
和备淆骸赤洛阳,
骑疏应共枕红妆。
乾坤无地容何邓,
何必舁尸赴许昌。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的遭遇。诗的开头提到桓范与王备的关系,暗指他们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接着说骑士们应该共同依偎在华丽的红妆之下,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接下来的几句则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悲凉,认为天地之间没有容身之地,何必为了某些事情而去赴许昌(即去追求名利或地位)。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在文学上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历史典故,展现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抒发对当时社会的感慨与思考,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惋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咏史下·桓范》是一首富有历史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对王备和桓范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似乎在提醒后人要铭记历史。而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现实的思考,诗人意识到,尽管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但在无情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命运往往是悲惨的,甚至连生存的空间也难以保障。诗中通过“何必舁尸赴许昌”的描写,表达了对追求名利的质疑,暗含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索。全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由美好向悲凉的转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探讨了命运与选择之间的关系,质疑追求名利的意义,表达了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骑疏”指的是:
A. 稀疏的骑士
B. 拥挤的骑士
C. 逃跑的骑士
“何必舁尸赴许昌”的意思是:
A. 为了名利而努力
B. 不必为追求名利而付出生命
C. 一定要去许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咏史下·桓范》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关注历史人物的命运,后者则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哀。两者都体现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