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6:02
《壬辰1832春捧檄来澎随同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 其二》
作者: 施模
文章经济达丹墀,鹭岛荆襄见措施。
政为救荒筹积贮,心存爱物起疮痍。
法书唐代双钩帖,佳话东山一曲棋。
感谢春晖垂普照,向荣小草许呈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
文章的内容能够通达高层,鹭岛和荆襄的治理措施显现成效。
政府为了救荒而筹集粮食,心中对受灾的物品充满了关怀。
唐代的法书如双钩帖般优美,东山的棋局则是佳话流传。
感谢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向荣的小草也愿意献上这首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施模,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心和对人性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1832年,正值清朝时期,社会动荡、民众疾苦,诗人以自己的心情与感受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救助政策的支持。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社会关怀与人文情怀。开篇“文章经济达丹墀”即表明了诗人对政府文章内容的赞赏,认为其政策得到了落实,反映出施模对时政的关注。接着提到“鹭岛荆襄见措施”,将地理特征与治理措施结合,突出了对地方治理的肯定。
在第二联中,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强调了政府在救荒方面的努力,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最后两句则通过对书法和春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望。这首诗的情感基调积极向上,既有对现实的深思,也有对未来的希望,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社会政策的支持与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鹭岛”主要指哪个地区?
a) 江南
b) 北方
c) 西南
“心存爱物”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无视
b) 对万物的关爱
c) 对人生的厌倦
诗中提到的“春晖”象征什么?
a) 暴风雨
b) 温暖与希望
c) 冷酷无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可以推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
诗词对比: 施模的作品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施模更注重社会关怀与人文精神,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个体情感的宣泄与对自由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