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4:50
只这是,大似撒沙向眼中。只这不是,还如注水向耳里。直下无事,平地陷入。别有机关,堕坑落堑。祇园屈曲流泉急,鹫岭巍峨云出迟。
这件事就像是往眼睛里撒沙子一样,让人感到刺痛;而这件事又好像是往耳朵里注入水,令人烦闷。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像是平地突然陷落;其中却暗藏着机关,容易让人落入陷阱。祇园的泉水蜿蜒流淌而急促,鹫岭的高峰上云彩缓缓升起,显得格外巍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祇园”与“鹫岭”都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背景,寓意追求精神的启示与觉醒。
作者介绍
释克勤,宋代高僧,精通佛教典籍,常以诗词表达其哲思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修行期间,身处环境宁静之地,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内心的烦恼,试图通过诗歌抒发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本诗通过独特的比喻与意象,深入刻画了内心的烦恼与世间的困扰。在开篇“只这是,大似撒沙向眼中”中,诗人用撒沙比喻内心的刺痛感,揭示了生活的苦涩与不易,而“只这不是,还如注水向耳里”则进一步延伸了这种不适,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烦闷。接下来的“直下无事,平地陷入”则象征着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却潜藏着危机,警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觉。最后两句“祇园屈曲流泉急,鹫岭巍峨云出迟”描绘了自然的美与哲思的升华,暗示在面对困境时,最终寻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领悟。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活,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邃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比喻、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世间烦恼的感慨,也有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寻求内心安宁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撒沙向眼中”比喻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困扰
C. 生活的幸福
“祇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纷杂的世俗
B. 内心的清净
C. 生活的艰辛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烦恼的感慨与内心的追求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