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3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39:04
耆耇摧将尽,貂珰煽未休。
委蛇销炽焰,持重护清流。
诗格开何李,忠谋补谢刘。
灵祠香一瓣,惆怅暮云秋。
古老的耆老已将近垂暮之年,而高贵的衣饰依然在煽动着风流。
如同弹弦的声音消散了热烈的火焰,稳重地守护着清澈的溪流。
诗的格调何以与李白相媲美,忠诚的谋略又能否补上谢安的缺陷?
在灵祠前点燃一瓣香,心中充满惆怅,仿佛在这暮秋的云雾中游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应纶(1610年-1685年),字子华,号香溪,晚号樵隐。清代诗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通晓诗词,文学造诣深厚。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俊逸。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历史时期,方应纶在此背景下访谒李文正公祠,表达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惆怅。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现状的感慨。开头两句以“耆耇摧将尽,貂珰煽未休”引入,展现出对老年人和华美生活的双重思考,暗示着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接着的“委蛇销炽焰,持重护清流”则运用自然意象,传达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强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份清澈和稳重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诗格开何李,忠谋补谢刘”更是引发读者对李白与谢安的联想,李白的豪放与谢安的智谋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诗歌艺术和为人处世的思考与向往。最后两句的“灵祠香一瓣,惆怅暮云秋”将情感推向高潮,点香的一瓣象征着对先人的追思,而“惆怅”二字则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涌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作者通过对比古今,反映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与文化自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耆耇”指的是哪类人群?
A. 年轻人
B. 老人
C. 儿童
D. 官员
“灵祠香一瓣”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A. 香水
B. 香烟
C. 点燃的香火
D. 香味的食物
诗中提到的“李”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李煜
C. 李白与李贺
D. 李时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上述内容的整理,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方应纶的《畏吾村谒李文正公祠》,感受其诗歌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