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5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56:03
策杖寻春路转赊,青山缺处见人家。
茅亭尽日柔风暖,开遍红栏木笔花。
我手持拐杖,缓缓地走在通往春天的路上,路途遥远;在青山的空隙中,隐约可以看到人家。
茅草亭子在阳光下整日被柔和的春风吹拂,四周开满了红色的栏杆和木笔花。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春游”与中国传统的春游文化相关,春天是游玩的好时节,古人常常在春天出游,赏花踏青,以享受春日的温暖和美好。
作者介绍:方应纶(1660-1730),清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他的作品常流露出淡雅、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感悟常在诗中流露。作者或许是寻求心灵的宁静与生活的美好,借春游之际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春游》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出春天的柔和与温暖,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开头的“策杖寻春路转赊”既表明了诗人年迈,也暗示了春天的珍贵,强调了春游的意义。随着对青山人家的描绘,诗人将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接下来的“茅亭尽日柔风暖”,诗人让读者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温暖,这种细腻的感受正是诗人内心对春天的渴望。最后一句“开遍红栏木笔花”,则以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春天的繁华与生机,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
整体而言,《春游》不仅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更是诗人心灵的写照,透过自然景色,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策杖寻春”意指:
A. 诗人寻找春天
B. 诗人手持拐杖
C. 诗人感到疲惫
D. 以上皆是
“茅亭尽日柔风暖”中的“柔风”指的是:
A. 强风
B. 温暖的春风
C. 冷风
D. 暴风雨
诗中提到的“红栏木笔花”主要是描述:
A. 春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美丽
C. 秋天的枯萎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