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留萧伯和仲和小饮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22:03:49

诗句

谁曾白日上青天,谁羡千钟况万钱。

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

三杯未必通大道,一斗真能出百篇。

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03:49

原文展示:

谁曾白日上青天,谁羡千钟况万钱。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三杯未必通大道,一斗真能出百篇。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

白话文翻译:

谁曾在白天飞上青天?谁又羡慕那千钟的美酒和万贯的财富?要想成为诗人,必须要有骨气,除了酒,没有什么能使人长生不老。三杯酒未必能领悟大道,一斗酒却能写出百篇佳作。李白和杜甫饥寒交迫不过几天,却使得富贵与否不再重要。

注释:

  • 白日:白天,通常指阳光明媚的日子。
  • 青天:指高远的天空。
  • 千钟:形容大量的美酒。
  • 万钱:形容极为丰富的财富。
  • 诗家:指写诗的人,诗人。
  • :这里指的是气节、骨气,强调要有志向和理想。
  • :指长生不老的神仙。
  • 大道:指人生的真谛或哲理。
  •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酒与诗的关系,表现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以及对富贵的看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酒为引子,探讨了诗歌创作与人生哲理的关系。开篇以反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既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也体现出对物质财富的无所谓。诗中提到的“千钟万钱”与“骨气”形成鲜明对比,强调追求诗歌的精神价值而非物质享受。通过“李杜饥寒才几日”,诗人指出即使是伟大的诗人也曾经历困苦,这种经历反而让他们的作品更加深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物质的超脱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体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独特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曾白日上青天”:质疑谁能在白天飞得如此高远。
    • “谁羡千钟况万钱”:讽刺那些只羡慕财富的人。
    • “要入诗家须有骨”:强调诗人必须有志向和气节。
    • “若除酒外更无仙”:酒是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 “三杯未必通大道”:即使喝酒也未必能明理。
    • “一斗真能出百篇”:喝酒的过程往往能激发创作灵感。
    • “李杜饥寒才几日”:李白和杜甫的困境并不影响他们的诗歌成就。
    • “却教富贵不论年”:最终富贵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的精神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财富与诗歌的关系,强调精神的追求。
    • 排比:如“千钟”、“万钱”,增强了语势。
    • 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脱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强调诗歌创作的价值远超过世俗的荣华富贵。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灵感和诗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 青天:代表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李杜:象征着伟大的诗人,强调创作和生活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 A. 杜甫和白居易
    • B. 李白和杜甫
    • C. 白居易和王维
  2. 诗人认为要成为诗人需要什么?

    • A. 富贵
    • B. 学识
    • C. 骨气
  3. 诗中提到的“千钟”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酒
    • C. 学问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有相似之处,都是以酒为媒介,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但杨万里更多强调精神追求,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享受人生的豪放。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冢 病起窥园十绝 广列女四首 吴大帝庙 寄强甫二首 杂咏一百首·荀卿 石塘感旧十绝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十七 春暮 榕溪隐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舒泄 毋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身长 人牙儿 石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掩口葫芦 鸳俦凤侣 齊字旁的字 刑天争神 经厂本 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求备一人 骞举 刺股读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